鹅绒锁

鹅绒锁>恶毒古早受洗白录[穿书] > 170180(第19页)

170180(第19页)

杂志发行之前,他们反应平平,甚至有的还表示自己是一个成熟理智的成年人,绝不参与那种无意义的氪金追星活动。

可是零点一到,杂志正式发行,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库存售罄,短短一天的功夫,杂志社补了五次货,回回瞬间抢空。

不仅如此,大把抢不到货的粉丝花高价从黄牛那里抢购,黄牛赚得盆满钵满。

“你知道现在网友怎么评价你的粉丝吗?”

“怎么?”

三柱说道:“他们说你的粉丝是粉圈独一家的伏地魔,是真正的手强王者,氪金巨佬。”

郁桥:“……”

三柱描述得已经很保守了,事实上,各路网友都对他这次的杂志带货战绩震惊到瞳孔地震,相关话题屠版洗广场。

当然,好事单行,坏事必然左右相伴。

郁桥的第一个一线杂志就刷新了记录,惹得同行红眼病发作,其中不乏一些推手偷偷在背后散步郁桥“刷销量”“买数据”等假消息,一时间,郁桥销量数据作假的谣言尘嚣而上。

许多人竟轻而易举地相信了这些谣言。

三柱就很苦恼,他自己都没料到郁桥的战绩能如此惊人,所以他没有让公关团队提前准备公关预案。

如今面对山呼海啸的质疑,他一时不知怎么办才能澄清。

当然,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所以按道理说根本不用干剖腹取粉这种事来自证清白,然而谣言杀人。

次日,关于郁桥销量数据造假的谣言“喜”提榜一热搜,有个粉丝多达千万级别的大V博主公开炮轰郁桥,说他如果真问心无愧的话,就提供53万个真实销量订单。

为什么是53万个?因为一本杂志40元,首日销售额2100多万元,相当于当天卖了53万本。

这可是个非常庞大的数目。

三柱气笑了,且不说他们不是卖家,手上没有销售订单数据,即便是卖家,暴露消费者订单可是侵犯别人信息隐私的。

他正准备让公关团队出面公关,不料,粉丝后援会已经自作主张搞了个晒订单活动。

大粉头子一呼百应,带着粉丝小兵们涌入那位博主的评论区。

不是晒订单吗?晒!

于是,那位博主上午发的炮轰质疑贴,短短三小时后,评论就破了60万。

其中有55万条是杂志订单截图,并且写一张截图都有专属水印,以防被盗用。

怕黑子造谣说截图共用,大家还不约而同地在截图上露出了半串代表独一无二的订单编码。

博主人都傻了,为了挽尊,又发了一条帖子说谁知道这55万张截图是不是ps的。

看似非常有道理的质疑,他正沾沾自喜呢,谁只眨眼就喜提了《SNOW》杂志社的律师起诉函。

有人就纳闷了,郁桥疑似销量数据造假的风波关杂志社什么事?他们为什么要出面替郁桥说话?

杂志总编亲自出面回应律师起诉函,大意是:已从店铺终端调查了订单数据,没有发现任何造假或者刷数据的痕迹,如果有人在大量订单截图的铁证之下还要坚持嘴硬质疑杂志销量的真实性,那和质疑《SNOW》的市场号召力有什么区别?

大白话翻译就是:你知道《SNOW》是什么杂志吗?你知道它的市场占有率多大吗?你知道排着队买它的顾客每天有多少吗?你个无知小儿到底在质疑什么?质疑时尚圈第一高端杂志的权威性吗?

吃了律师起诉函的大V博主短短几分钟就滑跪了。

但他的苦头还没有吃到尽头,郁桥的团队连律师函都没发,直接让法院给他寄了一张传单,以造谣诽谤罪把他架进了法庭。

这次真有些剖腹取粉的感觉了,黑子不是造谣粉丝们发的订单截图是经过ps的假订单吗?为此,郁桥的律师团队对55万张截图全部进行了取证鉴定。

换言之,如果大部分订单截图的鉴定结果为真实,那这位博主造谣诽谤的罪名便能成立,后果可想而知。

事情发展到这儿,2100万的销售额再离谱,网友们也终于信了,即便少数人依然不信,但也不敢再吭声造谣了,连真情实感的黑子都乖乖闭上了嘴巴。

*

郁良对他的经纪团队发了好大一通脾气,还开除了好些个员工。

他觉得手下办事不力,没有调查出郁桥杂志数据造假的铁证。

手下觉得自己很委屈很冤枉,这种事他们怎么调查?他们又不是FBI。

再者,你自己数据造假,就笃定别人也数据造假,这是哪门子的道理?真是槽多无口。

见自己的人拿郁桥没辙,郁良便以分享“趣事”的方式向莫鸣深隐晦地暗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