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此行前来,可是董卓有话要说?”
事已至此,多说无用。
张新直接跳过了保护刘协的话题,询问王允来意。
“董贼哪里有什么话说。”
王允摇摇头,叹了口气,“无非是让你撤军罢了。”
“撤军?怕是不行!”
张新毫不犹豫的拒绝。
若是董卓拿刘协威胁一下,他就灰溜溜的回去,那他当初起的什么兵?勤的什么王?
此时他就算是和董卓爆了,也不能退兵。
即使董卓真的杀了刘协,他还可以联合朝中百官另立新帝。
东汉幼儿园的政治生态就是这样,公卿百官早已习惯了君主早夭、绝嗣等一系列常规问题。
对于如何迎立新君,迎立哪位新君,他们可谓是轻车熟路。
到那时,天下人最多指责张新对不起刘宏个人,却无法指责他对不起汉室。
毕竟这一路行来,他对汉室江山的贡献,天下人有目共睹。
只要张新日后勤加找补,多搞点政绩出来,影响其实不会太大。
况且新帝若是登基,念在张新把刘协勤死了的份上,也会对他多加倚重。
毕竟刘协不死,新帝怎么能上位呢?
是吧。
再者说了,汉风刚健质朴,从来讲究的都是宁为酷吏,也绝不可软弱。
若是他此时退了,反而会沦为笑柄,更损名声。
你张子清连保护天子的准备都没做好,就敢来勤王?
“可你若是不撤军,万一董贼狂,真的伤了陛下。。。。。。”
王允闻言皱眉。
“伯父,我实话与你讲。”
张新索性把话说开,“当今天子乃是先帝唯一的血脉,我受先帝厚恩,自然不愿天子受伤。”
“可我等也不能软弱!”
张新继续说道:“于董卓而言,陛下乃是他唯一的倚仗,但于汉室而言。。。。。。”
后面的话张新没说,但王允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君侯不可!”
曹操闻言连忙出声,“若如此。。。。。。”
“你闭嘴。”
张新淡淡瞥了他一眼。
曹操哽住。
“子清!”
王允疯狂摇头,“依我之见,你不如权且退兵,暂屯郑县。”
“董贼不可能时刻看着天子,待我等找到机会,救出天子之后,你再进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