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 360380(第50页)

360380(第50页)

此行收获颇多,那些在查抄之时通过各种手段敛取钱财之人纷纷落马,兜里的钱都没有捂热乎,又被人全部掏走,还搭上了一条命。

但,这并不是结束,康熙并不相信禅塔海所说自缢。

在康熙的怀疑之下,禅塔海甚至说出了以项上人头担保调查结果的事情,堪称赌了一把大的。

康熙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越是信誓旦旦的担保,他越不相信。

毕竟谁会用自己的脑袋去担保一个调查结果呢,顶多发个誓,禅塔海的的行为更像是在掩盖什么,只是欲盖弥彰。

于是,康熙又让李士祯暗中调查此事。

在沈上达之事过去的第四年,李士祯才把调查结果给了康熙。

康熙一看,顿时就气着了,召集吏部、兵部、刑部联合会审禅塔海,包括先前负责查抄沈上达的宜昌阿、金儁等人,并案处理。

审讯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只有一个字——贪。

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的小罪名,比如杀害沈上达,比如隐瞒事实,比如欺瞒皇上,总之逃不过一个死字。

最终的判决处决是了十多个人,革职、降级、罚俸等行政处罚的人上百,整个广东官场差点被清空。

判决出来之时,朝野噤声,私下里议论之声滔滔不绝。

这才过去多久,贪污之火又开始暗影燎原,于是康熙干脆趁此机会又清查了一波。

虽然经济试点是保成提出来的,但康熙对此也相当重视。

尤其是回报过来的数据都相当可观在,这也极大增强了他的信心,所以在腾飞之前,他得铺好路。

反贪,是第一步。

第380章玻璃心

降低关税,整治腐败,经济试点,这三项综合起来,几乎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年年底广东的关税就已经抵得上一个中等大省的税收。

年底之时,周边的附属国前来上贡,较之往年,这礼又丰厚了不少,大有跟着大哥有肉吃的态度,并且,各国使臣都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的贸易往来以及留学的要求。

康熙喜上眉梢,大手一挥,同意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康熙终于发布了那道闻名历史的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道诏令赶在了除夕的前一天发到了全国各地,上上下下一片欢腾。

这几年,朝廷的动作不断,平定三藩、开弛海禁、废除匠籍,现在又开始免赋,简直就是老天爷开眼,见人活得艰难,才送来了康熙这样一位明君。

从前,满清王室贵族想要搏个好名声,只能用强权与威胁,狠狠地震慑住下面的人,可如今,这桩桩件件让人获利的事情落实后,百姓们开始自发地归顺于朝廷的统治。

没有人会不想过好日子,只要朝廷能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让他们能活得稍微体面点,他们就会安稳下来。

在一片安和的氛围中,李礽坐在暖房之中,同康熙聊天。

暖房是用大片的玻璃建造的,大块的双层厚玻璃镶嵌在钢架中,缝隙用动物胶粘得严严实实。

这玻璃是研究院的人研究出来的,比起原来,无论是玻璃的澄澈度,还是硬度,亦或是面积,都有大大的提升。

李礽大手一挥,赏了一千两的银子,用以激励,激励本人,也激励其他人。

玻璃房之所以叫做暖房,是因为下面铺着地暖,即便外面寒风肆虐,房间里面也温暖如春,四周摆着些盛开的花,淡香宜人。

自打有了个这个地方,康熙基本上都在这里办公,召见朝臣。

“最近如何?”康熙问道。

康熙问的国库追债的问题,年前的时候,户部尚书余国柱禀告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这个问题早就出现了,每次新上任的户部尚书接任的时候都会提到这个麻烦,大概率不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是为了表明这个麻烦不是自己造成的。

之后,借款不断增加,犹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直至崩溃。

历史上,这个问题是等到康熙暮年让胤禛搞定的,不过既然现在能解决,何必等到以后呢?

说来,雍正也是好惨一男的,熬了许多年,终于熬出头,还要给爹处理一堆的烂摊子。

康熙仁慈,在政策或者法条上宽松,在王朝成立之初,这样的宽容有利于修养民生,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隐患。

这些隐患在康熙暮年便已经显露出来,但直到雍正上台才得到了大刀阔斧的改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