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提到帝王在何处修建了多么宏伟的建筑,保成在地名上画了个圈,批注“旧火山”。
还有一些是前朝和本朝的记录,某一年宫中大兴土木或者大量烧炭,伐木多少,紧接着是后面几年的沙尘暴、黄河水位的记录。
还有一些具体分析,探究黄河中上游的环境与沙尘暴、黄河泛滥的情况。
康熙把所有的分析都看了一遍,感叹道:“保成有心了。”
“太子爷如同皇上一样,向来关心民生疾苦。”梁九功道。
这一点康熙是赞同的,他补充了一点,“也挺会赚钱的,你知道吧,他去年卖了丰泽园的菜,今年就把种子给卖了。”
去年秋天,趁着他出宫巡游,保成带人去了丰泽园秋游,顺便送了些蔬菜给他的哈哈珠子们。
这可捅了马蜂窝,尤其是宗族里的那群人,沾亲带故的,纷纷伸手,但保成端着六亲不认的态度,只卖不送。
起初,大家都不愿意花钱,想打感情牌,未能如愿,但皇上不在宫中,他们就是想告状,都没有地方。
这些人不愿意买,但有些人愿意啊,那些有钱人、那些权贵……他们才不在乎这点小钱呢。
况且,能有几次抢在宗亲之前享受好东西呢?
所以,等宗亲们后悔了,丰泽园的菜都卖光了。
康熙回来的时候,一边是宗亲的埋怨,一边是权贵的赞赏,他干脆两边都不搭理,这指甲大的事情值得跟个苍蝇似在他耳边叨叨吗?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今年还没有开春,保成就让张廷瓒刊登了广告,借着农桑的诏令,推广了去年在丰泽园试验出来的蔬菜种子。
花点钱,就能吃到皇上和太子爷吃的新奇之物,何乐不为呢?
于是,种子脱销了,保成又赚了一大笔,当然,这笔钱算作了丰泽园今年播种的经费,完全自给自足。
这一点,康熙也是佩服的,可比他手下的许多人强多了——他给了一块地,保成就能赚到钱,维持整个计划的运转。
对比起来,他手下可是有不少的人,张嘴提出个完美计划,他拨了一笔钱,结果就打了水漂,还一漂再漂,如同烂泥一般扶不起来。
这些事情,梁九功都听说过,笑着又夸了太子爷几句。
“把这些都给保成还回去吧。”康熙在书上拍了拍,“以后他要什么书都只管满足,倘若文华殿找不到,想办法也要给他找到。”
“太子爷若是知道此事,定然会很高兴。”梁九功道。
“可别让他知道了,否则还不知道会得意成什么样子呢。”康熙无奈道,这小子,成天嘚瑟得很,可不能助长他那嚣张的气焰了。
所以,李礽并不知道康熙对自己的研究之路开了一盏大大的绿灯,当然,就算知道了,他也会很生气。
因为康熙把他遣返回京了——为了研究水泥。
而康熙自己却在靳辅的陪同下去了高家堰,查看如今高家堰的情况。
李礽:江南都没去,这算哪门子的南巡???
第368章哼哼
李礽怀着一肚子的气回了京城,好在热情的胤祉安慰了他受伤的心灵。
“二哥,我好想你啊。”胤祉冲过去就是一个熊抱,“你怎么独自回来了啊?”
不提这件事,大家还是好兄弟。
“二哥肩负拯救苍生的任务,所以就先一步回来了。”李礽搂着他的肩膀,两人朝着毓庆宫走去。
“那是什么任务?我可以帮你吗?”胤祉问道。
“有的。”李礽捏了捏胤祉的肩膀,“晚上陪我一起用膳,怎么样?”
胤祉立马昂起小脑袋,“当然可以啊,这样就能帮你了吗?”
“当然,吃饱肚子,我明天才能好好干活。”李礽道。
“什么活儿?”胤祉好奇道。
“这个说来话长,一边吃饭,一边说?”
“好~”
——
“二哥说他要去制作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