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 300320(第10页)

300320(第10页)

奏本上有一半在说事儿,另一半则是用丰富华丽词语描述了曹玺行为有多么的恶劣。

事情也不复杂,归整一下就是今年三月和五月,曹玺忽然增加了纺品和绣品的数量,原本的工期被拖长了四个月,但是工钱迟迟不到位,导致工匠们困顿其中,入不敷出。

这其中有一个叫做郑铭的工匠,他父亲郑福也是工匠,郑福如今五十有七,江宁纺织局的老工匠,因年事已高,今年劳作的时间又长,病倒了。

本来花钱就可以免除轮班劳作,但是郑铭的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汤药不断,下面还有子女嗷嗷待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屋漏偏逢连夜雨,郑福生病后,郑铭的儿子也病了,家中一下子有三个人服药,仅仅依赖于郑铭一个人的劳作。

工期延长后,郑铭没办法接私活,织造局的工钱也拿不到,家中几乎都揭不开锅。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郑铭那久病的母亲有天傍晚趁着家中没人注意,投湖自尽。

这件事对郑福的打击十分大,他病得更加严重,非要拖着病体去织造局讨个说法,结果连织造局的大门都没进去,一气之下,撞死在了门后的石狮子上。

李礽……曹玺是这样的人嘛?

眼下无论有什么样的怀疑,都是没有理论的猜测,要查清楚事实才是对郑家人和曹玺的公平。

李礽摊开一张纸,开始记录弹幕上提到疑点,第一个便是突然增加需求,这是一切的起源,“汗阿玛,内务府会随便增加纺织品的需求嘛?”

“不会。”康熙问道,“缎库郎中要先整理自己的库存量,汇报给六库总管郎中,再交给内务大臣,最终内务府总同意后才成。”

李礽哦了一声,把审批流程写下来,“也就是说,不会无缘无故地增加需求对吧?也会有公文可查是不是?”

康熙点点头。

“那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是真有这么大的需求,工钱为何没有到位?”李礽说道,让江宁织造局动工之前肯定会调拨银钱,不然他们拿啥去买原料呢?

“一般来说,工钱会提前准备好的。”康熙想了想,又说道,“但是偶尔有延迟。”

这事儿说不准,不一定每次都是能如约而至,但也不会拖延得太迟。

“三月和五月的工期都延了,事发七月都没有到位,假设第一次延期的工钱到位了,那便是工钱延迟了两个月,否则就是四个月。”李礽说道,他心中的猜测偏向于后者。

康熙点点头,他也赞同是后者。

“还有就是工钱如何?”李礽说道,“织造局到底给了多少钱,才让从事纺织手工的郑福家中毫无存钱,无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是个好问题,也正好暗合了他们这次调查的事情。

“你是怀疑给的工钱不够?”康熙问道。

“按照王世成他们说的,一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他们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收入,如此还不能满足家用?”李礽问道。

现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收入也不过几两银子,算起来,郑家人的收入是好几倍了,这样还不够,他们家是养了吞金兽吗?

康熙陷入沉思,保成说得很对,但是从感情上来说,他还是有点无法接受这件事,撇去曹寅和孙氏来说,曹玺也是他亲近且信任的人,发生这种事情格外地令他不快。

李礽也心里不快,与曹寅、曹衡走得近,自然希望他们干干净净,不要搅和进去这种烂摊子里面,故而,他也没催促康熙赶紧把曹玺抓起来问话。

“朕打算派人去江南查个清楚。”康熙说道,这事儿不可能含糊过去,且不说儿子还在看着,奏本都递到了自己的案头,那定然是要给人一个交代。

“我觉得……”李礽看着一条弹幕,迟疑了一会,“郑铭要好好查查。”

“嗯?”

“我怀疑他来京城了。”李礽还是把弹幕上的话转述给康熙,“郑福是这种刚烈的性子,都说子肖父,他会不会也是这样子?会不会来京城告御状?”

告御状大多数出现在戏本故事里,但郑铭要是走投无路了,他说不定会豁出去,奔着京城而来。

这也可以解释江宁的官场为啥如此紧张,一旦郑铭将这件事捅出来,那他们都会被牵连。

康熙一愣,完全没有想到这种情况,他道:“江宁距离京城有段距离,路上也有层层检查,曹玺和江宁巡抚若是想拦,定然早就把人逮住了。”

李礽忽地想到什么,嘿嘿乐着,“汗阿玛,你忘记了一件事哦,如今可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来京城呢。”

康熙只是思量了一下,就猜到了,“你是说王世成他们。”

“对啊,只要郑铭跟着他们上京,说不定能逃脱检查。”李礽感觉自己已经猜到了事情真相,忍不住嘿嘿得意着。

“但……会不会目标太明显了?”康熙说道,上京的队伍这么明显,只要稍微一想,就会先调查他们,这能藏住人?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啊。”李礽不以为意地说道。

康熙觉得这更像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透露着不寻常的气息。

“要不咱们去问问王世成?诈一诈他们?”李礽说道,提到这个,他就浑身充满了干劲,感觉江南的水已经浑了,他想更浑一点,摸摸里面的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