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 280300(第38页)

280300(第38页)

“咱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啊。”李礽说道。

这句话的每一个字,康熙都听得懂,合在一起倒是有点费解了,他问道:“此话怎讲?”

第300章赵括

保成这一天天的,人没长多大,口气越来越大,猛地听到,还能把人吓一跳。

“我们帮个军事学院呗。”李礽摇摇晃晃着脑袋,“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将领的基础素质。”

咋一听这个提议,好似开天辟地的新招,但奈何先前还有个医学院,康熙想也不想地说道:“你这是办学院上瘾了不成?”

李礽心道:那可不,我还想搞一座是理工化学研究学院呢,也就是现在没有教材,不然早就敲锣打鼓地给安排上了。

“您就说这个法子如何?”李礽双手托腮,盯着康熙。

“朕觉得不咋地。”康熙朝后仰了仰,半扬着下巴,看向保成,“医学院的学子来自于教所,授课的是太医,那你这军事学院的学子来源于何处?谁又能来授课呢?”

“当然是需要接受军事理论教导的人啊。”李礽说道,开始掰手指,“底层想要晋升的武将,想做参谋的人,还有那么多的武状元……”

“授课的人选更好说了,像张勇、康亲王等等驰骋沙场的人,都有丰富的打仗经验,这样宝贵的财富却不被咱们重视,真的太可惜了。”

李礽说着还连连叹气,好像怀才不遇被忽视的人是他一样。

康熙都听乐了,他凑近,盯着保成的眼睛,满是戏谑,“你确定他们愿意亲自授课?而不是直接打服了?”

李礽想了想这些武将的性格,大多数的耐心都用在了战场上,要是遇到磨磨唧唧的学生,指不定会暴跳如龙,“那怎么办?”

“什么?”康熙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保成在担心什么,儿子的脑子转的太快也是一种烦恼啊。

“汗阿玛不是一直担心王公朝臣重文轻武,这日后要是没有仗打了,也没有人来传授的经验,咱们大清的武将可不就是青黄不接了?”李礽幽幽叹气。

虽然仗不一定要打,但是打仗的人才和能力是一定要有的。

康熙好一阵的沉默,这也是他心中的担忧,当年八旗子弟骁勇善战,马背上的天下是靠着无力打下来的,不过三代,就深陷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

八旗是他们的靠山,是他们统治的保证,可这靠山日渐颓废,令人心中难安。

“你说的有道理的,但是军事学院的法子不可行。”康熙说道,“朕不可能让这些将士丢下军务边防不管,赴京学习,那是本末倒置,容易引发变故。”

“好吧,不行就算了。”李礽有些丧气地垂了头,怏怏地转身。

这倒是让康熙有些措手不及,平常不是还要同自己争论一番吗?今儿怎么一说就放弃了?

康熙换了个姿势,瞧着保成的背影,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平常保成那小嘴叭叭的同自己没完没了,他觉得烦人,但是就这么老实地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他又觉得不得劲儿。

康熙思量一会,一只手架在了扶手上,另一只手转着手中的十八子,“你就这样放弃了?”

“不然呢?”李礽正在收拾自己桌上的折子,这都是康熙布置的任务,还有没有看完呢,他嘟囔道,“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情,我可做不出来,既然汗阿玛说行不通,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又何必冥顽不明呢。”

这话句句说得都是康熙所想,但是康熙还是听出了点小幽怨。

李礽又道:“我不过是听到永绶堂哥惋惜没有办法多听到张勇的经验之谈,所以才想到这个法子,既然不成,对我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康熙听得都快笑出声,瞅瞅这漫不经心的小模样,好似正如他所言,一点点都不在乎这件事的,“朕记得最近胤褆不是常往张勇府上跑吗?”

李礽一点都不奇怪康熙知道胤褆的动向,他道:“大哥大多数都是听个爽快,真正理解的人还是堂哥啊,堂哥之前就对兵法一块颇有见解,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有张勇的实践经验相印证,肯定不一样呀。”

他这话可不是作假,之前给胤褆找哈哈珠子的时候,之所以能相中永绶,正是看中了他对兵法那一块独特的见解。

虽然他这身板上前线是没啥希望了,但是人家的知识储备可是随随便便来个人能比得上的。

纸上谈兵,固然是贬义,但是古时的军事人才也不是个个都上战场真刀真枪地对阵,也不妨碍人家一个算计就能干倒对方一片。

作用不同,效果也不同。

虽然常见到永绶,在康熙的印象里不过是腼腆沉默的少年,根本想不起来还有这个技能,倒是在选哈哈珠子的时候曾让他耳目一新,也算得上经惊艳了。

“哦?”康熙问道,“他忙着这个吗?”

“对啊,汗阿玛,您都不关心人家呢。”李礽嘟囔道。

康熙笑了,“朕关心自己儿子不够,还要去关心别人家的儿子?”

这也管得太宽了吧?

被小小的怼了一下,李礽也不以为意,继续道:“他一直都很喜欢这个啊,我在文华殿看到有相关的书也会给他捎去呢,不过您也知道,好多书都年代久远,又语焉不详,实际作用有限,好不容易碰到张勇这么一个经验丰富的大活人,又有大哥牵线,他能了解到很多呢,可惜听说您还要将人外调,那他去哪里找这么合适的人呢。”

“康亲王不行吗?”康熙问道,除了康亲王,还有简亲王,怎么听着就只剩下张勇一个人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