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 220240(第9页)

220240(第9页)

长公主的府邸慢慢退出李礽的视线,但却是留在了他的心里。

索额图一事正如康熙所言,他那一派的人没过两天就上了奏本,言说索额图大病已愈,恳请皇上重新为用。

康熙装模作样地把奏本压了几天,才让索额图复出,带着他的旨意,奔赴云南。

有了这短暂的迟疑,索额图的危机感暴涨,直觉这可能是他翻身的唯一机会,就算康熙不提,他也会好好干,给自己好好表功。

至于丰泽园的事情,康熙就交给其他人,甚至开始思考保成的提议,在户部之下成立一个专管农桑之衙门,处理种子、农具一类。

当然这并非户部一家能做到,还需要工部配合,不是件小事儿,须得慢慢商议。

将蔡毓荣的事情交给索额图后,康熙又忙着另一件事儿——三藩平定这么大一件事,自然是要普天同庆。

为了表现郑重,他打算大赦天下。

这事儿他交给明珠和噶禄一起去办,明珠自然是处理和朝廷相关的事情,包括吏部的追封、户部的免税、赈济、刑部的缓刑,都需要一一商定具体的细节。

至于噶禄,他需要负责内务府下辖的宫女们提前放出宫,王公宗室的赏赐,还有会同宗人府为太皇太后、皇太后上徽号。

每年到了年底,朝廷和内务府都很忙,但是今年事情格外地多,乾清宫人来人往,跟闹腾的集市一样。

就在这时候,太皇太后来了。

听到通报,李礽的眼睛噌地一下子亮了,他猜出来太皇太后为何而来。

他回宫那日就去问过太皇太后关于建宁长公主的事情,但是太皇太后说时机未到,玄妙的语气高深莫测。

太皇太后常年居于慈宁宫,几乎算得上足不出户,突然现身乾清宫,康熙急忙亲自出门迎接。

抛却珠宝华服,太皇太后已经是个老太太,走这么一段长路,也有点气喘。

康熙扶着老太太进门,心情愉悦中带着点好奇,“老祖宗怎么过来了?有什么事情召我去慈宁宫,何必亲自跑一趟?”

“整日待在慈宁宫,人都乏了,趁着今儿天气好,把我这把老骨头拖出来晒晒。”太皇太后说道。

李礽也跟在一旁,亦步亦趋地搭把手,直到让太皇太后坐上炕。

梁九功又赶紧奉上茶水。

“别忙活了,坐着说会话。”太皇太后拉着康熙说道。

康熙坐下来,“老祖宗是为了姑母而来?”

“皇帝还是这么聪颖,我还没有开口,你就晓得了。”太皇太后笑着,即便被康熙猜到自己的来意,她也不慌不忙,老神在在。

“孙儿只是觉得能让老祖宗亲自走一趟的,也只有这件事情了。”康熙说道,能让老祖宗出马的事情可不多,长公主的事情算是一件吧。

他知道太皇太后这些年对当初之事耿耿于怀,甚至是两人在朝政上走向分歧的重要原因,对削藩的态度,对长公主的态度,两人曾经为此不欢而散。

“确实为此事而来,听说皇帝想要大赦天下,不知道这恩泽能不能给赏给建宁他们一些呢?”老祖宗继续说道。

康熙注意到太皇太后说的是他们,而不是她,也就是除了长公主,太皇太后还想给吴应熊两个幼子求情。

“孙儿之前就说过,姑母是被吴家人拖累,自然是无虞。”康熙也说道,他从一开始就不想要长公主的命。

太皇太后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建宁是没有性命之忧,但是她的孩子却是不一定。

但是,建宁已经失去丈夫、长子和次子,犹如在她心口捅刀子,如果再剥夺她两个幼子的性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也太冷酷无情。

“吴世璠已经伏诛,剩下的人不过是随了吴氏之姓,却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实在是有些令人于心不忍。”太皇太后说道。

李礽坐在一边,有点紧张,历史上,除了建宁,其余之人无一幸免,他不知道自己这只小福蝶能不能带来不一样的结局,还是说会沿着既定的轨道走向那个悲惨的结局。

不过不论结局如何,弹幕上已经在叭叭叭地骂人,虽然大家现在对“他只是个孩子”万分嘲讽,但是,有些孩子真的只是个无辜的孩子。

“孙儿何尝不知?只是先前就说过,除了吴三桂,其他人若是愿意投降,都可以免除一死。”康熙说道。

眼瞅着弹幕都要沸腾了,李礽不得不开口道:“这简单啊。”

康熙看过去,每次保成这个语气,他都有种不太好的感觉。

“把吴三桂挖出来鞭一顿。”李礽说道,上次那个针对长公主府的人就是得到了这个建议。

这得是多大仇多大怨啊,挖坟鞭尸,后世怕不是要被戳着脊梁骨的。

除非康熙疯了,不然不可能做出这种丧心病狂之举,“你知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知道啊。”李礽碎碎念,“民间不是说冤有头债有主吗?还有什么祸不及家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