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假装成师兄的未亡人后 > 8090(第21页)

8090(第21页)

第87章

右相听罢,从一旁的臣子手中取回冠帽,将它抱在怀中。

他借着旁人的手重新站了起来,披头散发,面容憔悴。见姜娆毫无挽留之意,梗着脖子转身离去。

人群中有人亦步亦趋跟着他,想要搀扶着他出宫,却被他强硬拂开。

“我已是朽木一具,诸卿尚有仕途前程,何必惹新君厌弃?”

他一步一步朝大门走去,行至殿中,身后仅剩一人保持着半身距离跟在后头。

他抬头长叹,已经顾不得自己会怎样狼狈退场。

“臣愧对先王与先太子君恩,女君临朝,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必得天谴。”

“此身老矣,于社稷无用,于家国无用,于旧主无用。”

说完,他猛地向一旁的柱子撞去。

砰——

一声巨大的碰撞声在殿内炸开。

预料中的血腥场面未能发生,原来是一柄剑插入柱中。

剑柄所带的灵气将他弹开,他瘫坐在地,看见止戈不知何时出现在殿上,单手将已经嵌入柱子内的剑拔出来。

“呦。”止戈便将剑插回剑鞘,便扫视了一圈殿中乱景。

止戈这个太子幕僚的身份不过是个方便随时出入太子府邸的借口,她是个从不插手襄华党派争端的闲散过客,压根不认识几个朝臣。

但这个没能血溅金柱的老头,止戈不仅认识,还有过一段过节。她这会儿心情不爽,连带着不给他好脸色:“右相,怎么干坐在这里,殿下没给你赐座?”

与问心的绝对服从不同,止戈的剑如她本人一样,带着点倔脾气,兴许是此行没能得偿所愿,剑归鞘后仍有嗡鸣声。

止戈拍了拍孤遐,示意它安静。

“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不会看眼色,连个扶右相起身的人都没有。”

止戈说完,薅了一把右相手臂,将他整个人摆正。

好在她尚且拿捏分寸,右相稳稳站定,胳膊腿儿一应齐全,尚无散架风险。

止戈又看向抱印的姜娆,以及冷眼旁观的云杳窈,立刻明白了如今局势。

“姜老头,要识时务啊。”她好言劝告。

右相以为止戈是来帮他的,像抓住了最后的希望,道:“你是太子幕僚,难道不明白,这是在谋朝篡位,是在染指殿下的位置啊!你忘了为臣的本分了吗?”

他声音颤抖,说到动情之处,甚至流出一滴浑浊的眼泪来。

止戈定神看了看云杳窈,道:“右相,无人比我更懂忠君,我终其一生,都在追随明主脚步。”

但她没有站到右相身侧,而是来到云杳窈身后,如影子一般隐在她背后。

右相瘫软在地,他口舌发干,几欲昏过去。

就在这时,姜娆走了过来,但她并不是为了归还玺印,而是心中尚有话要说。

她的这些话在心里憋闷太久了,或许是从幼时不得不放弃圣人典籍,拿起珠钗绣布开始,或许是从见到云杳窈开始,也或许是从下嫁叛军开始。

时间都将她的口齿磨钝了,以至于叫她下意识露了怯,给了他们一种自己可以任人愚弄的错觉。

在这场新旧两派无法达成和解的争辩之中,姜娆莫名有点想笑。

她回忆起父王与王兄的模样,他们都是最为和善仁厚的君子,仿佛生来就是襄华的君王,是以不需要任何激烈言辞、雷霆手断,便能令臣子俯首帖耳,心悦诚服。

若是父兄,应当会再请这位老臣回朝效力。

可是过往君主的做派已经不适用于新朝,姜娆仔细想了想,没有学着父兄的模样,暂时做出退让。

“襄华的子民流的血够多了,哀嚎也足够多了,孤不需要以你的血来震慑四方。”

姜娆亲自走近,扶起这位三朝老臣。

“但你也休想以此要挟孤退居内庭,孤会赐你免死恩荣,饶恕你今日不敬新君的罪过。孤还会下令保你辞官后衣食无忧,因为还要让你亲眼见证新朝光辉,看看襄华子民是如何在孤的治下安居乐业。功过非一时之说,自有后世千秋万代评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