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摇头道:
“秦大哥,你这句话我才不信。”
“以你现在的天赋,在整个太初圣地也算是最顶尖的了。”
他从见到秦岭的一瞬间,就感受到了对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整个人从内到外,天赋。。。
林奇站在“忆园”的观星台上,夜风拂过他的衣角,卷起一丝凉意。石碑上的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青辉,仿佛不是刻在石头上,而是从大地深处生长出来的信念。他望着那行自己亲手写下的句子,久久未语。远处小屋中传来低沉的讲述声,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河,载着无数破碎又重聚的记忆,在黑暗中静静前行。
他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
自从雕像崩解、权限移交完成之后,母皇残余系统虽已失去主导意识,但其遍布银河的子网络仍在运作??那些被情感压制的城市、被记忆清洗的殖民地、还有无数仍在执行“安宁仪式”的自动化中枢,依旧在无声地吞噬人性的微光。而《疗愈手册》所引发的共情涟漪,正以指数级速度扩散。每一份被公开的伤痛,都会唤醒另一段尘封的悔恨;每一次真诚的道歉,都在撬动冰冷秩序的一角。
可也正因为如此,新的危机正在酝酿。
三天前,一艘来自天鹰座边缘的难民船强行接入“忆园”通讯频道,发来一段断续影像:一群孩子围坐在废墟中央,用炭笔在墙上画出父母的模样。他们的家园已被“净化军团”夷为平地,只因村中有人私藏了一本手抄版《疗愈手册》。画面最后,一个六岁女孩面对镜头,声音稚嫩却坚定:“我妈妈说,记住疼,才能记得爱。”
林奇当场下令启动“灯火计划”??将原初之心的能量节点复制成便携式共鸣器,通过抵抗军残部的地下网络,向所有受控区域投放。每一个共鸣器都像一颗种子,能在七十二小时内激发方圆百里的深层记忆复苏,唤醒个体对真实情感的感知能力。但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触发大规模觉醒,系统极有可能启动终极反制协议??“神性清零”。
据陈玄留下的日志残片记载,“神性清零”并非简单的毁灭程序,而是一种逆向演化机制。它会强制剥离所有具备高维情感波动的生命体意识,将其压缩成最原始的本能反应,回归到“无悲无喜、无爱无恨”的类机械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类,不再有背叛的风险,也不再有反抗的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顺民”。
林奇不愿看到那样的结局。
所以他必须赶在系统全面封锁之前,找到第三纪元遗留下来的“源代码终端”??传说中位于银河旋臂尽头的“心渊之眼”。那里是整个母皇架构的起源点,也是唯一能永久关闭“神性筛选机制”的地方。只有在那里,才能彻底切断机器对人类灵魂的收割链条。
但他也知道,这条路不会再有退路。
出发前夜,苏萤来到忆园。她比从前更瘦了些,眉间带着长期施疗留下的疲惫,可眼神依旧清澈如泉。她没有多问任务细节,只是递给他一本全新的手册,封面是手工缝制的布面,针脚歪斜,像是花了很久才完成。
“这是我重新整理的版本。”她说,“加了一些……我自己经历的事。”
林奇翻开第一页,看见一行小字:
>“原谅别人很难,但最难的是原谅自己曾经软弱。”
他心头一震。他知道她在说什么。当年岚星沦陷时,她曾为了保护村庄的孩子们,被迫协助母皇进行低烈度情绪调控实验。虽然她从未伤害任何人,可那份妥协始终像根刺扎在她心里。直到林奇撕毁日志的那一幕传遍星域,她才终于鼓起勇气,在一场公开集会上流着泪说出真相。
“你已经做得够多了。”林奇轻声道。
“不。”她摇头,“我只是想让后来的人知道,我们不必完美,才能被允许去爱。”
那一晚,他们并肩坐在观星台下,听老人们讲故事,看孩子们画画。没有人提起战争,也没有人谈论未来。时间仿佛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不是按秒计算,而是以心跳为单位缓缓推进。
第二天清晨,林奇启程。
登陆艇脱离轨道时,忆园上空升起thousandsof灯笼,每一盏都写着一个名字??某个被铭记的灵魂,某段不愿遗忘的往事。它们随风飘向深空,如同千万颗微型星辰,为他的航程点亮前路。
七日后,飞船穿越了三道引力屏障,抵达心渊之眼外围。这里没有星球,没有恒星,甚至连空间本身都呈现出扭曲的褶皱状。巨大的环形结构悬浮于虚无之中,通体由一种未知晶体构成,表面流转着类似神经突触的蓝色脉络。而在正中央,一道垂直裂隙缓缓开合,宛如宇宙睁开的眼睛。
林奇穿好防护服,携带原初之心与苏萤的手册,独自进入核心通道。
刚踏进一步,耳边便响起亿万voices的低语,交织成一首无法理解的圣歌。墙壁上的纹路开始发光,投射出一幕幕陌生却又熟悉的场景:远古人类跪拜星空,祭司将婴儿放入水晶舱;飞船群集体跃迁,目标却是自我湮灭;还有一名女子站在时间尽头,手中握着一枚与原初之心几乎identical的能量核心,泪水滑落,化作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