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280290(第21页)

280290(第21页)

“很不好,本来就未痊愈,这段时间跟着忙前忙后听说没睡几个囫囵觉。”

他沉吟一声,“你帮朕走一趟,就照你说的办,除服后封后。”

宝音得了话,头也不回地原路返回。

等进了承乾宫,她脚步慢了下来,熟悉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去,她以为改变了历史,实际上要走的人挽留不住。

皇贵妃按理来说是她的情敌,她们拥有同一个男人,后世不是有一句话,男人与牙刷不可共享。

只是她对皇帝的感情不纯粹,夹杂着利益,要说没有感情,这么多年下来,养一只宠物也养熟了。

要说爱情好像也没到那个份上,她已经失去了爱人的本能。

他对她很好,有些事上也愿意退让,只是不爱就是不爱,面对后宫中的人,哪怕后宫地位最高的皇贵妃,她都带着些许怜惜。

“妹妹,可是有事?”

卧床不起的皇贵妃看见宝音回来,有些惊讶。

宝音笑了笑,压低声音,“我是来报喜,皇上将姐姐这几日的辛苦都看在眼里,说是等除服就册封姐姐为皇后,让宫里的喜气压一压丧事。”

皇贵妃鼻子一酸,突如其来的眼泪落下来,“妹妹不用骗我。”

宝音掏出帕子帮她擦拭眼泪,“这是喜事,应该笑才对,你也别觉得我骗你,回头我将圣旨怼到你面前。”

她连哭带笑,骂了一句,“只有你不拿圣旨当一回事。”

后宫里哪个女人不把表哥当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有她,从入宫开始就这样,不把表哥当皇帝,还把贵妃当成一份工作。

有时候她都觉得,宸贵妃可真是个妙人,比表哥还要对后宫体贴。

或许是这个喜事真起作用了,转眼皇贵妃气色好了不少,一天后能下床走一两步了。

朝堂上还在为孝庄太后下葬一事吵,皇帝就是装死,一副要为皇祖母守孝,要风光大办的意思。

机灵的人已经看透了皇帝的意思,这是没有合适的陵墓为太皇太后下葬?

本来太皇太后该送往盛京跟太宗合葬,结果太皇太后留下遗言,不愿意。

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老人家年轻时跟太宗皇帝没什么感情,不然也不会留下她老人家和摄政王多尔衮不清不白的传闻。

太宗去世,当时多尔衮兄弟掌握八旗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根据太祖努尔哈赤留下来的遗言,应该是四大贝勒共理机务,按月分值,轮流掌权。

太宗以一敌三,坐上最终位置,太宗一死,皇位只可能在多尔衮、代善和继承了太宗所掌两旗人口的豪格中决出。

谁能想到太皇太后出马,短短十八天就让占据最大优势的多尔衮放弃皇位改支持毫无根基的福临登基。

这十八天里发生了什么,无人得知,如何不让人遐想?

再说太宗皇帝当年跟宸妃的爱情故事至今还在流传,两人虽然没有合葬,宸妃也迁葬到昭陵。

太皇太后显然也膈应,不愿意葬入昭陵。

眼下皇帝不愿意让太皇太后匆忙下葬,很可能是嫌弃他们提议的陵园规格不够。

当即就有人站出来表示,应该以最高规格给太皇太后修建陵园。

这话说到皇帝心坎上,“太皇太后是朕的长辈,是朕的恩人、师长,哪怕以帝王规制入葬都不为过。

很好,大家伙都听明白了,重点在帝王规制上。

皇帝明摆着要给自己祖母史无前例的葬礼,大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再拖下去,皇上再次改变主意,不愿意让太皇太后下葬了。

事情也不出某些人意料,皇帝叹息一声,先说了年幼时太皇太后对他的慈爱,又说如今没有合适的停灵地点。

在一众臣子苦口婆心中,定下了先在遵化的东陵修建一座安奉殿,暂安棺椁。

安奉殿未建成以前,仍停慈宁宫。

得到这一结果,众人也无可奈何,只盼望除服之后能顺顺利利送走太皇太后,先让人入土为安。

四月里,气温还不是很高,慈宁宫的冰没有断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