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44章 末将百死必克燕京城池(第4页)

第244章 末将百死必克燕京城池(第4页)

当然,这说的是燕云之契丹,往北出燕山,东北山林里,山林边,也还有契丹,那里的契丹,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那里的契丹也过得苦,真正过得好的,还是契丹贵族,还是契丹的达官显贵,普通契丹人,也就是普通契丹人…

第二日大早,大军自就开始再往北。

苏武依旧严苛管制大军前后,不露一点破绽给“草丛”里的耶律大石。

至于郭药师,他自己制定自己的军事计划就是,苏武并不多管,也只约定一事,只待郭药师当真进得去燕京城了,再来汇报,其实都近。

良乡去燕京,那真就是四五十里之遥,马力加起来,半日就能到。

援军去,自也就不会太慢,只要郭药师不贪功,脑子理智清白,第一时间稳住阵脚,第一时间来汇报求援,许这燕京城就真破了。

当然,至于郭药师到底会怎么做,苏武其实也有那么一点预料。

乃至,苏武也知道,最后的时刻,耶律大石与那萧干,必还有奋力一击。

所以,苏武的关注重点,还真不在郭药师,而是在耶律大石与萧干,郭药师是其次。

说直白一些,只要苏武当真正儿八经打败了耶律大石与萧干,那座城池的高墙,其实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且对之后的事情,都大有好处。

若是不能如此,那城池的高墙,乃至那城池里面的人,包括老弱妇孺,就都成了麻烦。

且看耶律大石与萧干是什么动作,这也很重要,他知道,耶律大石其人,在这种时刻,定然不会真的窝在一座孤城里慢慢等死。

他们定然会有动作,只是苏武不好预料,因为哪怕到得此时此刻,耶律大石依旧握着一部分战场的主动权。

辽人,还有一个有翻盘能力的将领耶律大石,也还有最后一支人数不算少的足以支撑一场翻盘的哀兵…

所以,苏武依旧谨慎非常,依旧压力巨大,依旧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这便也是一个大军主帅应有的心理状态。

这更也是负责,真正的负责,对自己负责,对麾下军汉负责,对这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节点负责。

良乡城下,大军一部一部慢慢在来,安营扎寨,苏武再一次打马绕城来奔,这已然是惯例了,他一定要亲眼把城池周围的地形地貌都看个清楚明白。

围城,该做什么都要做,壕沟要挖,拒马要放,军械该造的要造,该组装的要组装。

巡逻,岗哨,游骑…

苏武时不时也会环顾四周,此时不再局限于西北了,因为耶律大石兴许并不在西北方向了,但他一定就在附近不远。

游骑出去,依旧时不时有伤亡而归,也给敌人游骑造成一些伤亡,总体而言,游骑之战,苏武知道自己是亏的。

原因有二,一来地形地貌,敌人更熟悉,且敌人是主场,更容易做那伏击之事。

二来,苏武麾下骑兵,与辽人这些百战败兵哀兵来比,其实战力还是略差了一些,这不说其他,说的就是个人的战力素质。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苏武麾下骑兵,从未真正与一支强大敌人骑兵有过真正的交锋。

也可见,此时鼎盛的女真之骑,连连打败契丹的女真之骑,那些刚刚从白山黑水的深山老林里出来的野蛮人,战斗力是何等的强横。

苏武得正视这些问题,不能当真自以为是,自大自傲。

但苏武也相信,自己麾下的兵马,还会有一个蜕变,只待此番。

良乡城在围,但良乡并不重要,郭药师那边此时才是关注重点,因为郭药师,是这最后一场决战的开始,是导火索,也是变局。

苏武在等,在等郭药师的消息,只要郭药师的消息一来,苏武就要有动作了,那耶律大石就要有应对了…

许都在等,都在等最后时刻。

苏武的游骑,派出得越发的多,乃至许多原本不是游骑斥候的兵,也当做游骑派出去,苏武只有一念,以人数来弥补游骑的劣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