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冥王和月老互换工作后 > 130140(第29页)

130140(第29页)

实则两种皆可行,当下人命最为要紧,但他们乐于吵个口干唇焦,似乎只有当自己意见被采纳,方能证明价值。

自太傅血案过后,张玉庄许久未在朝堂之上说过话,他沉默地听着他们你来我往,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张怀安,却发现对方正紧盯着自己,眼中光芒复杂。

对视一瞬,张怀安移开视线行礼出列。

“诸位大人,依余拙见,此事或许应当多管齐下。”

朝堂顿时安静,皇帝以及大臣纷纷注目于他,目光疑惑。

“粮食歉收确实危急,不论是调运南方粮食救急,还是开仓济赈都可同步运作。不过……”张怀安游刃有余地说,“事在人为,也许派遣能臣前往再去,督促地方官员积极备冬,例如储存甘草,准备御寒衣物,以防寒潮来时百姓遭殃,沦落至饥寒交迫。”

这番话说得头头是道,言之有理。但张玉庄却觉察到了不对劲,甚至预料到了后续会有话。

果然,张怀安笑了。

“此事,不如三哥亲往最佳。”

三皇子生母出身北方大族,在当地颇有影响力,此时皇帝病重,却叫三皇子带着兵臣回去母族,很是暗藏杀机。

要知道,如今形势,三皇子若是此行成功,必定声望大涨,但只怕这回,有去无回。

立时有人出声反对。

张怀安却是说:“数月前北疆战乱,我去得,难道如今黎民受苦,三哥就去不得?”

一句话把路堵死,剩下的全看天子圣裁。

皇帝目光在张怀安和三皇子之间来回扫视,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就依太子所言。”

三皇子只能强忍着恭敬接旨。

不过月余,噩耗便传了回来。

三皇子在赈途中遭遇意外,不幸身亡。朝野震动,纷纷猜测此事真相。

张玉庄望着宫墙上挂满白幡,心中五味杂陈。

“六哥。”张怀安不知是何时靠近,说话时平静得可怕,“你觉得三哥此去,是否为国尽忠了?”

张玉庄沉默以对。

张怀安却是冷笑一声:“六哥,这就是你教我的。”

“我何时教过你这个?”张玉庄眉头一皱,望着眼前陌生的弟弟。

“哥哥,缄默也是罪过。”张怀安奇怪地笑起来,“你明知三哥此行九死一生,不也没阻拦吗?”

“你总是俯视众生。”张怀安的话如同利剑,“你的道德和修为让我嫉妒。”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张玉庄独自站在飘扬的白幡下。

*

此后数月,张玉庄请旨不再上朝,甚至连司天台都不出去。

白日间,他时常临窗沉思,再等夜里那盏孤烛将他身影拉至无限长。

司天台上下难得岁月静好了一段日子。

时近春末,天地之间新绿渐弄,花香宜人。

监正给了恩典,每逢初一,道童可统一往外寄送家书,由宫侍带出。

到了这一天,司天台尤为热闹,道童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讨论要给家中带什么话。

“我要告诉娘亲,我的修为又有进步了!”一个小道童兴奋不已,眼底光芒熠熠。

“那我要问问师父梨树可有长大一些。”另一个道童满怀期待地说,“去年我走的时候,它刚刚长出新芽呢。”

……

宁恙凑在他们中间,咧着嘴笑得灿烂无比,大大的门牙露在外面,好似这些家书能分他一份欣喜那般,看起来傻乎乎的。

他一会凑到这里,一会又挪到那里,热切地听每个人都写了什么。

“元善。”一个道童被他挤到也没见恼,问,“你怎么从不往外寄信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