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
未来无可更改,钝刀一样让他承受痛苦。
无可抑制的低落潮水般奔涌而来,将他牢牢困住。
它们汇聚成哀哀低语,告诉他命该如此,嘲笑他自不量力。
他仰头去望树叶间隙中那些星光,忽然意识到,自己许都没有真正安静过了。
奔波,谋划,无有改变。
夜色愈深,张玉庄闭上眼,开始回想自己的初心。
那个要度化众生,造福百姓的人。
那个人还在吗?
*
张玉庄破釜沉舟不管不顾起来,他心中有个声音告诉他,无论如何要保住太傅,无论如何不能低下这个头。
他多方周旋,短短数日将自己熬得憔悴不堪。数次扶乩,皆落于一个死字。
每一次伸出手,都是饮鸩止渴。
事态依旧不可避免地发展下去,太傅赵醒安被指控通敌叛国,太子在北境九死一生压下内乱外敌,都不用他再做什么,已足够证明清白。
毕竟,若是沆瀣一气预备推太子继位,怎可让他险些有去无回。
乘势利用这个指控,展露自己的手腕以及决断。
甚至,借着调查太傅一案,顺手清除了大批朝臣,证据漫天飞,言语显得尤为薄弱。
秘密处决、严刑逼供、家族连诛、自杀图存。
血雨浓稠,一时间人人自危。
好似,太傅一日不认下这个罪名,杀戮便一日都不会停止。
张玉庄深陷燥热无措之中,在一个深夜悄悄潜入大老,月光透过窗棂,无论如何也照不亮老人消瘦的脸。
“太傅。”张玉庄低声唤他。
赵醒安缓缓抬头,瞧见来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殿下。”
“太傅。”张玉庄深吸一口气,“我送您离开,远走他乡。”
闻言,老人脸上划过一丝讶然,随即又归于平静,“孩子,该离开的是你。”
张玉庄抬起头,困惑地看着老人。
赵醒安继续道:“老朽看你如今斡旋于朝堂,你想改变,又不愿意沾染黑暗,你要保护,又不愿意伤害。你要明白,为了更大的善,必须要做一些看似‘恶’的选择,这不是背叛,这是承担。”
“若你留下,你要学会狠辣。若你做不到备受折磨,殿下,你该离开,去安静修行。”
“你放不下你对家国黎民的责任,你害怕因为自己离开而没能挽救更多苦难。”
“可是殿下,生之一事,苦自当头。”
囚笼中,老人同张玉庄说了许多话,他的面庞逐渐变成了记忆中的师父。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谈话。
张玉庄站起身,深深地向老人鞠了一躬。
当他离开时,听到身后老人平静地说:“告诉他们,我准备好了。”
“你是最适合的执刀人。”
杀戮止于六皇子呈上赵醒安的认罪书。
自监刑台下来,张玉庄仍压不下心中的恶心,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也在今日一同被杀了。
六皇子除奸有功,成了史上第一位道袍亲王。
金冠加身,诏词绕耳,一切都变得讽刺。
他再也看不见那个要度化苍生造福百姓的少年,反而他自己成了需要被度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