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昏庸的皇帝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是一个特别大的威胁,尤其是在他所掌握的军队在对付邱特人的战争中已经折损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他所需要注意的只是在皇帝面前不能表现得太显山露水而已。
而皇太子诩圣虽然一向循规蹈矩,但是个人能力上的欠缺却使得他始终难成大事。
而尤其紧要的是这位帝位继承者还是一个性格多疑、气量狭刁、的人。
就像江寒青遇袭那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情一样,阴玉姬本来希望双方能够携手合作,但是诩圣却因为放不下心中成见而在犹豫不决,最终因为一个狐狸精的打岔而错失良机。
江寒青几乎肯定将来有一天诩圣必定会因为这个致命的缺点而惨遭失败。
二皇子诩宇最近不知道在哪里找到了一个靠山,因而变得日益嚣张。
但是这家伙本身只是一个草包,江寒青料定他搞不出什么大场面来,江寒青倒是对隐藏在诩宇背后的势力颇为关注。
对方的身份虽然还不明朗,但是既然敢于介入最核心的政治斗争,其实力自然不容怀疑。
可是如果对方具有很强的实力,那又为什么会选中诩宇这个草包充当朝廷中的代言人呢?
江寒青心中对于这一点一直充满了疑问。
他断定对方现在只是想要短暂地利用愚蠢的诩宇,可是这会起到怎样一种作用呢”寸此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江寒青也只好将之暂时抛诸脑后。江寒青在这几天里也估算过自己主动起事的事情,可是最终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原因有四。
其一,除非江家能够在起事之初就将其余三个国公家族,还有帝国皇室的首脑全部一网打尽,否则江家所要面对的,将有可能是几家联合起来无法匹敌的庞大势力。
而实际上江寒青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族并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相比于封地在京城附近的王家来说,江家在这一点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其二,虽然江家手里掌握有大量的精锐军队,但是在江家主动谋反的情况下,背负不义恶名的军队到时候是否还能维持旺盛的士气?
没有人敢轻易去冒这个险!
何况江家现在拥有的军队比之于其他势力虽说占有一定优势,却也不是说就能够稳赢不输。
其三,江家在老百姓中有很多的拥护者,那是因为他们在国内一向有着良好的名声。
可是一旦江家桃起事端,天下百姓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还会对发动这发动叛乱、陷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乱臣贼子抱好感吗?
这个问题任何人想都不用想就会知道正确的答案。
不得民心者欲得天下,自古未有能成者!
其四,江家虽然在帝国西部拥有广大的封地,但是这些王地大部分都是帝国建国后逐渐拓展出来的新兴地盘,当初大都属于比较贫疮的地方。
在江家多年的努力下,这些地区如今都已经逐渐变得富饶,但是其在帝国政治版图中所占的地位仍然是微不足道,对于维持帝国的存在和发展历来都不具太大的战略意义。
严格来说,这些王地只是为帝国提供了一些奢侈的生产原料而已,也就是说,有了这些土地,帝国所拥有的资源将会更加丰富,民众的生活将会更加富饶;而没有这些土地,帝国也一样能够存在并发展下去。
而在帝国建国所依靠的传统根据地一一帝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甚至是相对贫穷的南部和东部地区,江家都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如果江家主动发起叛乱,他们在帝国腹地基本上不可能得到任何有力的支持,只能是依洋自己的力量一步步硬攻进来,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江家的势力范围经常被人形容为“僻处西隅”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当初在三岔口的时候,江寒青那么看重孙翔鹤,一个是因为此人确实能力不俗,另一个也就是为了利用他,在帝国的中东部地区打人一个空间,为江家以后在这一地区的发展打开局面,进而改变江家在地理上的不利形势。
在通盘考虑了当前的形势之后,对于新的一年中自己家族应该采取的策略,江寒青在心里是这样打算的:首先,应该尽量避免由自己家族主动发起叛乱,出头鸟可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躲在别人背后,等别人发动了,自己再出面收拾乱局,自然可以在老百姓中获得一个好名声。
其次,继续增强对军队的掌握。
兵权这个东西是永远也不会嫌多的。
手里掌握的军队越多,生存的机会大。
再次,随时做好预防王家叛变,或者是皇帝老儿突然动手铲除异己的准备。
这种事情可是一点也马虎不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毕竟京城里面还是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强大力量,而王家因为封地就在京城周围也占有很大便宜。
如果他们抢先动起手来,那可是不会给其他家族什么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