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逆天道 > 第4章 借势而起(第1页)

第4章 借势而起(第1页)

“陛下,威武伯世子奉召面圣,已经到了外面候旨呢!”

“宣!”明臣舜肚子里咒骂着,脸上却是诚惶诚恐的神色,跟着太监面见皇帝。

本来以为是下午晚朝前召见,没想到大清早,早朝刚散,传旨太监就到了明家父子下处传旨召见。

明臣舜忙活大半夜,早晨才把皇后处理好,还想补睡一下,却怕耽误大事,心中不满也就正常。

“爱卿,昨日召见,镇国侯和威武伯都在,想必你也拘束,今日朕单独召你前来,你可要畅所欲言啊!”皇帝和颜悦色,明臣舜立时感激涕零,受宠若惊的道:“臣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于在京城乃至天下兴风作浪的传花会,金舍帮,你有什么妥善的处理之策?今天细细说来吧。”明臣舜暗叫“妙哉”,脸上却十分严肃,说道:“臣愿将心中所想跟皇上细说,可不妥之处还望吾皇恕罪!”皇帝一摆手道:“恕你无罪!”

“谢皇上!”明臣舜道:“陛下,以臣看来,传花会,金舍帮就目前显露的实力看,非常容易剪除,可怕就怕他们背后还有厉害的角色!”皇帝眼睛一亮,明臣舜知道他来了兴趣,更加有了底。

“以前,他们以天鸿江为界,互不干涉,各发各财,还是只为求财的鸡鸣狗盗之辈的表现,不值一提。可他们敢来京城,天子脚下,威严所在,藏龙卧虎之地,如果不是他们有相当的实力做支撑,那就是他们都是傻子!”

“你的意思是……”皇帝看了看明臣舜示意其继续说,明臣舜也趁机道:“自须弥幻境破灭后,江湖上一直未有大的,能够成势的,邪派出现。可却也从未真正太平过,为祸一方的邪门歪道从来没消失过!这是为何?”不等皇帝说话,他又道:“朝廷每年为了剿灭匪患,废了多少钱粮兵马?可为什么这些匪患就是屡禁不止?难道他们真的不怕杀头吗?”看皇帝眉头紧锁,知道已经说到皇帝心上,明臣舜道:“以草民看来,只怕是利益纠缠所致!”他比划着:“盗匪再强,主力官军一到,立即土崩瓦解,可若是将他们扫平了,地方官吏会少多少进项?每年剿匪银两少了,这无疑少了一块可以下口的肥肉!而地方上,或明或暗的,都会朝百姓收取所谓的保安银,没了匪患,怎么收?但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江湖,绿林,乃至朝廷地方,都有盘根错节的关系,许多山匪盗贼之流都和邪派有关联,而若是邪派都被扫尽,名门正派又该做何途?”

明臣舜没有继续说,而是让皇帝自己好好琢磨,皇帝想了一会儿,说道:“爱卿既然分析得透彻,想必也有了对应之法,不如就跟朕好好说一下吧。”明臣舜心里一喜,知道皇帝真的上套儿了!

“历来对于所谓的名门正派,朝廷都是优抚有加,既是对他们弘扬正气,忠君爱国行事的褒奖,也该是对他们子孙门人的鞭策,要对朝廷,对皇上更加知恩图报。可自从须弥幻境被灭后,以微臣所见,特别是那些大派,骄娇二气日盛,甚至有将朝廷的恩典视作理所当然的态势。风闻去年因为西北路旱灾严重,为了赈济灾民,朝廷不得已缩减了普陀,少林,武当,峨眉等方外四派的年赏,这些门派往宿也是累受皇恩的,居然不知体谅朝廷难处,散播谣言,说西北闹灾乃是朝廷不仁,天子失德,上天降罪所致。说朝廷将供佛的银钱用来赈灾,乃是增加百姓罪业,是荒唐之举,会招来更大灾祸。”皇帝有些皱眉,说道:“当真?去年西北两路四省闹灾,朕确实减了他们的年赏,但也是权宜之计,没想到他们竟然这么大怨气,真是深负朕望!”

“皇上,他们怨气大,所以会胡言乱语,可这些话传播开来就变了味道!坊间已经有皇上不修仁德,秽乱宫闱,招来苍天责罚,累了百姓的说法。皇上,百姓承平日子久了,难免会人心浮动,这道理,他们不会不懂。可他们却对此置之不理,安的是什么心?须弥幻境要为祸天下,是明刀明枪的作乱,他们呢?这阴险小人远比凶杀恶汉危险啊!”皇帝跟自己母亲有见不得人的关系,这是皇帝的心病,本来,这些时日来,大臣们在朝堂上,为了立嗣之事闹得不可开交,有支持立嫡长子为太子的,有认为该立皇帝的“兄弟”梁王为皇太弟的,而且都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

皇帝有苦难言,只这一个月来,因为小过失,甚至无中生有的罪过,被诛杀杖毙的宫人有十多个!

无他,都是皇帝心里不痛快,借机出气而已。

现在,明臣舜提到名门正派也有皇帝和生母乱伦的暗指,皇帝不由得大怒道:“这些混账东西,居然不思报效朝廷,而是兴风作浪,真是容他们不得!朕即刻派兵,将他们全部剿灭!”

看皇帝发怒,明臣舜心里高兴,面子上却是诚惶诚恐的跪下,说道:“此事皇上难免动怒,可请听微臣一言,再做惩处如何?”

皇帝气得半天才平复心气,说道:“你说吧!”

明臣舜道:“各大门派传承日久,已经根深蒂固,连朝中文武都有不少是他们的弟子门人。所以,臣以为,对于他们要一明一暗,两路并举!这次传花会,金舍帮进京活动,正好给了朝廷一个打击这些名门正派的机会!两个帮派中都有大派弟子的身影,并且多身居要职。约束不好门人弟子,这不是他们的失职?所以,皇上可明目张胆的发圣旨斥责,甚至发兵略作惩治,不必真的将他们怎么样,只要让其丢脸就成!这是明面上的手段!既然那些武林门派有弟子在朝中为官,那朝廷不妨就索性赏赐给他们的一些弟子官职,只要哪个门派不臣,剿灭之时就从容得多!”

皇帝听得微微点头,明臣舜却接着说道:“只是这其中有个要点,那就是须有总揽全局之人,安插眼线,排兵布阵,统筹银钱调用,这些都是相互关联,只一处失误,很可能前功尽弃,打草惊蛇可就不好办了。”

“哦?”皇帝眼睛一亮,徐徐道:“你若是做这个总揽之人……”

“微臣年少却也知忠君爱国,为皇上,为朝廷效劳,纵肝脑涂地,万死不辞也!”皇帝自以为猜到了其心思,没想到他又继续道:“但微臣怕自己德行不足服众,如此行动,六扇门,宫门厂,甚至内廷卫,朝廷的各股力量怕是都要用上,明家乃是世袭爵位,可若是要调动那些朝廷功勋,恐怕有所牵绊……”

“哈哈哈哈哈,朕明白了!”皇帝道:“此事好办!来人!”

“传朕旨意,封威武伯世子明臣舜为龙虎卫四品中郎将,入兵部修德堂,主管天下帮会门派事务!”传旨太监领旨出去后,皇帝又对明臣舜道:“朕赐你一面金牌,准你办案时,见官大半级,厂、卫、门,皆由你节制!”

“臣谢主隆恩!”金牌在手,江湖上刮起一阵扫平黑道势力的旋风,这股旋风的主要力量,是各个名门正派,但幕后主导者,就是明臣舜!

三年过去,明臣舜已经从不及弱冠的少年人,成长为年轻才俊。

这三年来,他以朝廷名义,调动江湖力量,陆续将传花会,金舍帮,以及众多为祸一方的帮会门派打掉,还有许多山贼匪类也被剿灭。

虽然因为手段有些凶狠,甚至残忍,为一些老成持重者诟病,但皇帝却对他很满意。

只打掉这些帮会所查抄的银钱,就足够朝廷一年的赋税!

若加上房产地产等不能直接使用的财产,数目更是庞大。

现在,皇帝手中最大的法宝就是明臣舜!

明家府邸已经被扩建多次,威武伯的封号已经成了威武侯!

夜深人静,威武侯府,后花园,一个僻静的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库房里灯火通明!

从外面看平平无奇的库房,里面却是让人大开眼界,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照明没有一个灯烛,全部依靠镶嵌在四壁上的,二百颗夜明珠!

里面人的打扮很奇怪,根本没有任何衣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