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在艾索洛伦时不同,此刻的森林龙??贝格?舒恩,可谓是面目全非。
如果此刻的她出现在艾索洛伦,或许那些曾与她并肩作战的阿斯莱会在第一时间对她举弓,毫不犹豫地展开攻击。
没办法,太面目全非了。
虽然是绿色的涂装,但也仅仅是涂装,她身上的自然气息被冷硬的钢铁气味掩盖殆尽。
除了龙爪,背鳍和翅膀,剩下的身体部位全被装甲板包裹着,连眼睛都不例外。
与其说是巨龙,不如说是一个会飞的装甲堡垒。空气在装甲缝隙中呼啸穿过,发出一种低沉、机械般的轰鸣。
没有像隔壁大表哥那样,将装甲板的固定点直接嵌进肉里??那是疯子的做法。
巨龙们没疯,他们很清醒,忍受不了那种疼痛。
说是装甲板,但准确地说,它是专门为巨龙设计的装甲系统。
其核心,在于胸甲。
精灵的胸甲分前后,而巨龙的则是分为上下,将龙背和龙腹进行全方位的包裹。
上装甲板的造型有点像马鞍,但比马鞍更抽象,更精美,也更实用。那种造型仿佛源自古老的雕塑语言,既是艺术,也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上装甲板可以对巨龙的背部、胸膛和心脏进行全方位保护,而下装甲板则是补全部分,保护巨龙那脆弱的腹部。中间的两侧用螺栓固定,前部固定在前爪之间的腹部,后面则位于罩门之后。
这保证了即使两侧的螺栓被破坏,装甲板也不会散开,不会像天女散花一样,哗啦啦地往下面掉。前后的固定点还能起到稳固作用,至少能坚持到战斗结束,或者坚持到脱离战场。
但在装配的过程中,中间和前后的固定点,是最后一步,而不是第一步。
龙装备装甲板的过程很麻烦,非常麻烦,整个过程繁复到令人抓狂。每一次装配,都像是一场仪式??伴随着蒸汽、螺栓、金属敲击声与龙的吐槽。
早在旧时代的时候,根据达克乌斯的指示,杜鲁奇们在惠特尼童话的影响下为蜥蜴人设计了一款极其现代化设备,Strabokran龙门吊,用来专门吊装安置在巨兽背部的作战平台或是各种装置、装备。177章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装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蜥蜴人用,杜鲁奇也用。杜鲁奇在给海鲜盛宴们安装辔头和盔甲的时候需要它,在工业生产时也需要它。他们将龙门吊进行等比例扩大后,安置在港口和车站,用来吊装物资和
设备。
到了巨龙这,可谓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龙门吊又大了一圈。
就这,还只是刚刚够用,给帝王龙级的红龙安装装甲板时,帝王龙还得把翅膀收起来,否则龙门吊根本无法正常通过。
那一幕的场景极为夸张,红龙蜷缩着巨大的身躯,鳞片在阳光下泛着暗金的光,庞然的龙翼紧紧收拢,而机械的吊臂在头顶穿梭,就像冷漠的神灵在测量龙的身躯。
而且作业的时候,还得同时上两个龙门吊。
一个是因为同时上两个效率最高,另一个原因则更为现实,上装甲板必须得同时用两个吊机,做到一前一后,才能保证对称与重心平衡。
否则,一个失误,几吨重的装甲板就可能砸在龙背上,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至于装配步骤。。。。。
由红龙军团负责,两个龙门吊一前一后,先给龙头和龙尾装,之后装四肢,最后再由两个吊机合拢,将中央装甲板拼合到位。
龙头、龙颈、龙尾和四肢的装甲,参考了冷蜥的节甲,也就是龙虾甲结构。单节甲与节甲相连部用螺栓固定,可谓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
这也是最后装配上下装甲板的原因,要做到完全的串联与稳固。前部的连接处在龙背与龙颈、胸部的交界处,而龙尾的连接点则与罩门后的垫片严丝合缝地拼接。
当最后一颗螺栓就位,整个巨龙就像是一件被唤醒的战争艺术品。
这一切,有点像『大玩具』古斯塔夫列车炮,克虏伯公司这门炮特别设计了两台112吨级龙门起重机,250人用了3周时间才将这门巨炮组装完毕,重达102吨的炮管被分为前后两段,由两座龙门吊分别吊起进行接合,工作
难度很大。
操纵列车炮所需的人力更是夸张,直接配属的人员不少于1420人,由一名上校具体指挥,他拥有独立的司令部和参谋人员,负责操纵火炮及搬运弹药的炮组成员超过500人。此外,还有一个专家组伺候这门炮,随时解决技
术问题。实际上所需要的人力更多,得防空,得铁路调度,然后还得有配套的后勤,经典的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然而,杜鲁奇给巨龙装备的龙甲可不是什么大玩具。它不是展示力量的摆设,而是真正能决定胜负的存在。
在杜鲁奇内部,还有这样一个笑谈:如果复仇之战时,阿苏尔能给巨龙们装备龙甲,哪怕只是次一级的版本,或许赢得复仇之战的,将是精灵,而不是矮人。
龙甲是特制的,是的,完全DIY出来的。根据每一只巨龙的身形量身定做,没有两套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由奥术院、风暴织法者教团、工造院和红龙联合出品。
工造院负责锻造、生产;教团和奥术院负责绘制魔法纹路与配套符文;至于红龙。。。。。。他们在锻造过程中负责喷吐烈焰,以维持金属温度与魔力纹路的融合。
那种合作就像是一场宏大的交响,工业与魔法的最完美结合,火焰、符文、金属、吟唱在同一瞬间交织在一起。
矮人和扎尔来了都得直呼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