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7章
李木匠的工棚成了整个山坳里最热闹的地方。
清水村的匠人们不再有隔阂,下工后都喜欢往这边凑,递上一根烟,讨教几句手艺上的诀窍。
李木匠嘴上严厉,手上却从不藏私,三言两语就能点到症结上。
让那些卡了半辈子的老伙计都茅塞顿开。
刘师傅更是成了李木匠的头号“跟班”。
刨刀磨得比谁都勤,做出来的木碗,碗壁薄厚均匀得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苏晨那批“新人练手作”的公告,在网上掀起了意想不到的波澜。
原本只是为了处理次品的无奈之举,却成了网友眼中“真诚”的代名词。
几百件带有瑕疵的手工艺品,上架不到十分钟就被一抢而空。
抢到的人得意洋洋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图。
“哈哈哈,抢到了李铁牛他爹做的竹凳!虽然有个腿儿稍微有点歪,但我感觉坐上去离铁牛的智慧又近了一步!”
“我这个木碗,据说是刘师傅赶工出来的,碗口有点不圆,强迫症看着难受。“
”但李木匠的点评视频里说,这叫‘心浮气躁’碗,我决定用它吃饭,时刻提醒自己戒骄戒躁。”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些‘瑕疵品’更有故事感吗?完美的东西到处都是,但带着匠人成长印记的东西,独一无二。”
叶晋看着后台暴涨的流量和几乎清一色的好评,嘴巴乐得都合不拢了。
他拿着手机冲到苏晨面前,激动得手舞足蹈:“苏晨!你快看!我们这叫什么?这叫‘缺陷营销’!歪打正着啊!现在网友们都觉得咱们这不光是卖东西,更是在分享一个成长的故事!有温度,有情怀!我真是个天才!”
苏晨瞥了他一眼,没接话。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真正的考验,是第一批正品出货。
。。。。。。
半个月后,经过李木匠和各位老师傅的严格把关。
第一批数千件合格的“山那边”手工艺品,终于打包出库,通过张国栋协调的绿色物流通道,发往全国各地。
每一件产品,都用最朴素的牛皮纸盒包装,上面用麻绳系着一个小小的木牌,木牌上烙印着“山那边”三个古朴的字。
打开盒子,里面除了产品本身,还有一张卡片。
卡片的一面,是顾清岚清秀的字迹,写着这件产品的名字、材质和制作它的匠人的名字。
另一面,则是匠人自己按下的红手印。
沪市,一间位于陆家嘴的顶层写字楼里。
一个名叫林薇的女孩,刚刚结束了一场长达四小时的头脑风暴会议,身心俱疲。
她回到自己的工位,看到了桌上那个不起眼的牛皮纸盒。
这是她半个月前,在看了《大山建校实录》后,冲动消费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