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起身,取出一支全新的笔,蘸了陶碗中的水,在问道之根的主干上写下三个字:
>**等一等。**
墨迹渗入树皮,瞬间蔓延至所有枝叶。随即,整棵树开始发光,光芒穿透万神之天的穹顶,洒向诸天万界。
与此同时,金榜震动,竟自行展开第二轮公示:
>即日起,设立“静思三年”:
>一、所有新法则暂缓施行;
>二、每界须建“无声堂”,专供不愿发声者安眠;
>三、任何重大决策前,必须举行“七日默语”,期间禁止辩论与投票;
>四、孩童启蒙首课不再是“质疑”,而是“聆听”。
消息传开,举世震惊。
有人痛哭流涕,称终于有了喘息之地;
有人怒斥这是思想倒退,是向保守势力低头;
但也有人默默走进深山,开始抄写那些曾被焚毁的古籍,不是为了复辟,而是为了记住。
三年光阴,如沙漏无声滑落。
在这段时间里,张云未曾离开万神之天一步。他收了三个弟子??都不是天才,也没有惊世之资。
第一个是个聋童,天生听不见声音,却能用手指在空中写出最美的字。张云教他写字时从不开口,只用心念传递笔顺。孩子学会的第一个词是“风”,写的第二个词是“你”。
第二个是个失语的老兵,曾在旧时代战争中亲手斩杀七十二名异见者。战后他自废修为,游走诸界乞讨度日。张云让他每日清扫问道之根下的落叶,不准说话,不准运功,不准思考意义。第一百天后,老人突然跪地痛哭,说他终于听见了当年那些亡魂的低语。
第三个最特别??是一个从未出生过的灵魂。它存在于“可能性”的缝隙中,因万界的剧烈变动而短暂具象。它没有形体,只能依附于陶碗中的水面显现轮廓。张云每天与它对话,问它想成为什么。它总是回答:“我想知道,被遗忘是不是一种温柔。”
张云说:“是。就像母亲闭眼,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入睡。”
第三年最后一个月,阿野来了。
他站在万神之天的入口,身上背着一幅巨大的画卷,脸上风霜遍布,眼中却有星光闪烁。
“师父。”他行礼,声音平稳而坚定,“我走了九百个世界,看了十万场争论。我终于懂了。”
“说什么?”张云问。
“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答案。”阿野展开画卷。
画中是一片无边的草原,中央坐着一群人。他们姿势各异,有的仰望星空,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相互依偎。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离开。篝火将尽,余烬微红。
但在画面最角落,有一行极小的字:
>“今天我们没有达成共识。但我们决定,明天继续坐在这里。”
张云久久凝视,眼角泛起一丝湿润。
他转身,取下那支曾敲响终焉之钟的笔,递给阿野。
少年没有推辞,接过笔,轻轻插在问道之根旁的泥土中。
那一刻,整棵树剧烈震颤,新生的叶片如雨落下,每一片上都浮现出不同的文字??不是命令,不是律法,不是真理,而是一个个尚未完成的问题:
>“我可以害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