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相一党势力太大,大到让皇帝害怕,大到他体会不到权力的滋味。
但是现在陶愚松老了,他的命快走到尽头了。
偏偏朝廷中没有一个能带领百官与皇权奸臣抗争的人,所以他才和皇帝下了这个赌。
若是赢,大虞还可延续百年,期待能有贤明君主出现,若是输,反正大虞已如枯木,内里全被虫蚁啃食,迟早要倒的。
“我如果在十国大比中输了会如何?会像院长之前说的那样间接导致很多人丧命吗?”
闻言,张君鉴起身,拍拍纪明悟的肩膀,郑重道:“你失败后,文相会死,与文相有关的人都会死,大半官员将悬尸午门外。”
“不仅是死这些人,还有那些忠臣、寒门学子、百姓……”
纪明悟明白这话的意思。
他是从小山村出来的,知道底层百姓过得有多苦,这还是文相带领一众官员与那些奸臣和昏君抗挣的结果。
一旦文相这些人死去,昏君没了束缚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奸臣没有压制将民不聊生,寒窗苦读数十年也没有出头日……
对此,张君鉴面露愧色,“我知道这事于你而言过于严重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并不打算告诉你,就算你真的失败了,文相也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你不会受到任何牵连。”
纪明悟闻言好奇地看着张君鉴,“院长知道的是不是太细致了?”
“呃……”张君鉴尴尬道:“我和陶愚松是挚友是同窗,也曾同朝为官,但我只爱文学,厌倦官场后就成了这白鹿书院院长,一心远离纷争……”
“所以你拿着蔡世均的信找上我的时候,我本不想让你留在书院里的……可惜乱世之中无人能独善其身,这才让你进入书院安心备考。”
这也是今日宫里来人欲要带走纪明悟的原因,那皇帝看来是等不到十国大比了,一心想要文相这些人死。
此外,为了不给纪明悟增加压力,张君鉴还有件事情没有讲。
就是如果纪明悟赢了,那他就会是文相的后继者。
为了培养这个后继者,在下了赌注之后,陶愚松便将在外的门生通通往上提调,其中就有蔡世均。
做县令他也历练够了,是时候该往权力的中心走。
将来这些人都会是纪明悟的后盾。
若是纪明悟做得不够好,那只需守住这分庭抗礼的局面就够,只待百年后新帝继位。
若纪明悟做得好,那这些人都可成为他手中的利剑,换个皇帝也不是不行。
这就是陶愚松想做的事,只是他不行了,空有抱负,却没有寿命。
这件事只有张君鉴知道,他每每想起陶愚松想干的事都心惊胆战,同时也很佩服他,什么都敢想。
也不知道要是真的被陶愚松给做成了,后世会如何评价他。
好官?还是乱臣贼子?
……
“你们居然会把筹码压在我的身上?”
仅凭一篇文章就这样,纪明悟觉得不可能。
“当然不是。”
张君鉴笑着指了指纪明悟刚捂热乎的信,“虽然不明白蔡世均那小子为什么不明说你家先生的具体情况,但他却将一些东西送到了陶愚松的手里。”
张君鉴负手而立站在窗前,眼中有些许亮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圣人之言,圣人之言啊!”
这样的人,教出来的纪明悟想必不会差,这也是陶愚松选择他的原因。
而且蔡世均还在信中强调,经过多番接触,纪明悟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之前张君鉴还不信,乡野出来的,就算有才华,但没点背景和心计,根本玩不转百官与人心。
但是方才成履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想法。
一个以圣地,一个末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