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跑就累。”顾辰说,“走稳就不累。”
“我记着。”汉子挠挠头,“你们明日还来?”
“来。”王福大声,“但不一定在这儿。”
汉子怅然:“那我去哪儿找你们?”
“听鼓。”李遇小声。
“听风。”朱瀚道。
汉子愣了愣,忽然恍然,重重点头。
街的一侧常有人挑水往来,木担两头的水桶贴着人的肩跳。
石不歪看不顺眼,抬手一指:“你那担头太长,撞了人你还不知。”
挑水的瞪他:“我挑了十年。”
“你挑十年,肩膀也歪十年。”石不歪一点不留情,“短一寸。”
挑水的正要顶嘴,朱元璋忽然走过去,二话不说把担子接过来。
挑水的一惊,忙伸手去抢:“你放,你放??”
“看着。”朱元璋把担绳往里收半寸,肩换了个角度,走三步,再放回去,“这样挑半天不酸。”
挑水的愣愣地看着,半晌才小声:“你。。。。。。你是做过活的人。”
“小时候都做。”朱元璋笑,“我们每个人都做过。只是后来忘了。”
挑水的哦了一声,忽然红了眼。他别过脸去,咕哝:“我明儿也来站。”
“来。”朱瀚应。
走过两条巷,又是一段窄坡,坡尽头是一个旧祠堂门口。
门口的台阶被人踩出月牙形的缺口,滑。
一个小厮正从里头抱着一堆篾篮出来,脚在边沿一打滑,差点连人带篮滚下去。
李遇鼓槌轻轻一顿,前头的人下意识放慢。朱瀚上前,一把接过其中一个篾篮:“慢。
小厮吓得脸都白了,连连点头:“谢谢。。。。。。谢谢。。。。”
“别谢。”朱瀚把篮还给他,“你明日出来,先把鞋底擦一下。门口这块缺,垫块木板。”
“我。。。。。。我得问管事的。”小厮怯怯地说。
“你先垫。”朱瀚淡淡,“你垫了,管事的要是骂你,你叫他来找我。”
小厮怔怔看他,忽然咬牙:“我垫。”
队伍下了台阶,走到一处茶摊。卖茶的老头把壶往木桌上一磕,热气腾腾:“喝点水再走。”
朱元璋接过一碗,笑笑没喝,递给李遇:“鼓手先喝。”
李遇两手接,口还没凑上,就被石不歪一巴掌拍在手背上:“烫!小心。”
李遇舌头一吐,笑了,捧着碗吹气。
顾辰拿起木勺,舀了一句轻轻搅,像在调一首曲。王福端两碗给推车的汉子,一边递一边小声:“别一口喝完,慢点。”
“我知道。”汉子突然觉得自己也懂得“慢”的滋味,心里暖了一阵。
喝完水,朱瀚把队伍往回带。他不着急归院,特意选了另一条人更多的路。
那路口有卖糖画的,围着孩子,黏得像蜜蜂;有抬轿的,停在阴影里歇肩;还有一只瘸腿的黄狗,躺在墙根打盹。
“让。”白簪把红绳往墙边一插,笑眯眯对孩子们说,“三步看糖画,三步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