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393章 传道受业府邸女满为患(第2页)

第393章 传道受业府邸女满为患(第2页)

二皇子由方才的激动,渐渐冷静了下来,又转为沉思,当真认真思考了起来。

唐骁看得欣慰,与岳凌点头示意,以示认可。

唐骁作为学通古今,晓诸子百家之说的书生,并非不知这些道理,只是这些话由他来说,实在不如岳凌的身份更有说服力。

岳凌轻叹了口气,向前走了几步,来到靠左坐下的大皇子面前,问道:“这位便是大皇子殿下吧?殿下可有事问臣?”

大皇子的声音不必二皇子那般洪亮,也慢慢垂下了头,似没太多底气一样。

“呃……侯爷与我所想的模样,有所不同。”

岳凌笑了笑,“殿下何出此言?”

大皇子又道:“传言侯爷在弱冠之年,便统帅三军,为京城大都督,九门三营二十万兵马,都在侯爷的掌控之中,甚至勋贵与宗亲的将军,都摒弃成见,听从侯爷的调令。”

“我原以为,侯爷会是个盛气凌人的模样,因为侯爷有这个本事,不想是这般温煦。”

大皇子的声音颇轻,更像是自言自语。

一面说着,他又一面捧起了书卷,遂就顺势从中寻了一句,求教道:“侯爷,我眼下的确有一问,就先生方才所言,‘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此句我就有些不解其意。”

“旧时我在读经史典籍,学到‘重农抑商’四个字,以民为本,藏富于民,国家又该以耕地为重。可先生方才说,‘利在势居,不在力耕’。岂不是与之相悖?”

在听大皇子讲话的时候,岳凌不觉更凑近了些,一面倾听,一面点头。

大皇子作为嫡长子,不出意外的话,也是太子的人选了,在回答他的问题时,岳凌不由得更谨慎些。

而且他勤于思考,又好学治国之道,岳凌当然要更详细的与之辨析,让他明白自己和他的父皇在做什么事,有什么意义,有朝一日在他登基之后,能不能灌输下去这套执政方阵。

要知道变法,尤其在宋朝堪为经典,只要新帝登基,便要将前朝的改革推翻,政法常常变换,导致有些年限稍长,得不到眼前利益的新法,失去了他们本该产生的效益。

王安石时任宰执,保甲法可谓最大争议之法,结果等到靖康事变之后,宋高宗赵构却得益此法才能募兵,堪堪抵住金军铁蹄,岂不是笑话。

幸好在与林黛玉同居时,二人常常在夜里读书,岳凌的知识储备,也比刚来此世时更加丰富。

林黛玉本来就好问,她的问题比这些浮于表面的更深入思考,常常让岳凌也能从中获得启发,再回答这些问题时,便显得是信手拈来了。

“倒是得益于有林妹妹陪我读书了,教她时,也让我收获良多。倒是不知她如今在荣国府可好,若是闹了什么坏事,还得我尽快处理了此间事,赶回去看看。”

岳凌微挑了眉头,想到荣国府就有些不悦。

大皇子抬眼一看,正巧撞到岳凌在皱眉,便因此说道:“呃……只是我随口一问,若是侯爷不欲作答,我再问先生和母后也好。”

岳凌摇头道:“非也非也,臣正欲作答。”

岳凌立直了身子,再开口道:“若回答此问,还得从‘桑弘羊三问’说起。”

“国家财用何来?边疆防御何以保障?灾荒赈济如何施行?这三个问题在汉朝时有显露,但在如今的大昌也有显现。”

“辽东女真虎视眈眈,九边开支不断增大,国库亏空累累,山东黄河水患频发。”

“维护稳定,比如朝代新立时,重农抑商能够更快的恢复生产,脱离困境,但目前我们已经并非处在这个阶段了。这或也是你们正在修习《盐铁论》的原因。”

“财富于国可还补于民,工商繁华亦可反哺于农,此乃陛下深意。”

大皇子行学生礼,拜道:“多谢侯爷传道受业解惑,学生铭记。”

岳凌笑笑还礼,“大皇子过于谦逊了。”

说着,岳凌又转到第三张桌子前。

只一低头,岳凌便察觉了不同,这张桌上没有繁复的纹理,砚台石墨,与另外两人用的不同,是连毛笔都用的是寻常可见的狼毫,而并非宫廷内更为稀缺的紫毫。

三皇子用度很朴素,面容也十分白净,似是更遗传皇后多一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