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 朕要买空南朝商货(第1页)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耶律洪基 朕要买空南朝商货(第1页)

当耶律洪基将来自南朝的情报,告知他的宰执们以后。

群臣顿时欢呼雀跃。

本来,他们讹诈胁迫西夏的计划,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南边的宋庭。

因为一旦宋庭改变对西夏的态度,甚至转而扶持党项人,。。。

夜雨如织,檐角铁马叮咚作响。醉墨轩内烛火摇曳,映得墙上人影晃动如鬼魅。甘兰进伏案疾书,笔尖沙沙划过宣纸,将贾文亮供词逐字誊录于密档之上。他额角微汗,指尖因久握毛笔而泛白,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更了。”耶律琚推门而入,蓑衣未解,肩头尚沾着雨水。他摘下斗笠,眉宇间透出疲惫,眼底却燃着不灭的火光。“程元佐已押送贾文亮入皇城司大牢,亲口招认十七项通敌罪状,连刑恕府中藏匿的北地密信匣子都挖了出来。”

甘兰进搁笔,抬眼看他:“那盒子……打开了?”

“开了。”耶律琚低声道,“里面有六封未寄出的信,用契丹小字书写,署名‘白鹰’。笔迹与我年轻时所写军报极为相似,但??是伪造的。墨色新旧不符,纸张也非辽东旧产,而是东京坊间特制松纹笺。有人在精心布局,想让我背上叛国之名。”

甘兰进冷笑:“刑恕虽倒,幕后之人仍未现身。此人不但熟知你过往,还能调动皇城资源伪造证据,甚至提前预判我们会设局反查……这已不是党争,是杀局。”

“我知道。”耶律琚缓缓坐下,端起冷茶一饮而尽,“所以不能再等风来,我们要主动掀浪。”

话音未落,门外急促脚步声逼近。一名黑衣密探跪地禀报:“提举大人,高丽使馆昨夜有人翻墙而出,携一青铜鹤形香炉南去。我等追踪至陈桥驿,发现其与两名契丹装束者交接,随后分道扬镳。其中一人直奔太原方向,另一人折返京城,今晨潜入国子监外一处私宅??正是前翰林学士萧允之旧居!”

耶律琚眸光骤缩:“萧允之?那个二十年前因私通北虏被削籍流放的老夫子?”

“正是。”密探低头,“然据查,萧允之五年前已病死于岭南,户籍注销。如今占据其宅者,乃一名自称‘侄孙’的游学士子,姓李名仲言,常闭门不出,每月必往樊楼购酒十坛,且专挑我们查封过的‘禁酿’品类。”

甘兰进霍然起身:“樊楼账册曾记,冯景每月暗中调拨二十坛‘雪堂春’送往雄州边境,用于贿赂守将。而这李仲言偏偏只买此酒……巧合太多。”

耶律琚沉吟片刻,忽问:“那青铜鹤香炉,可追回来了?”

“未能。对方警觉极强,中途察觉尾随,焚毁香炉后遁入荒野。但我们在灰烬中拾得一枚残片,上有半句铭文:‘天显承命,龙兴于北’。”

屋内一时寂静。

这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登基时的誓词,仅存于皇家秘典,民间不得传抄。敢以此为信物者,必是辽室遗族核心!

“他们要动手了。”耶律琚缓缓站起,声音冷如寒铁,“这不是试探,是集结号角。赤崖寨、樊楼洗钱、王元弼暴卒、刑恕垮台……一切都在为这一刻铺路。现在,他们准备打出最后一张牌??一个能搅乱朝纲、动摇国本的大案。”

甘兰进凝视着他:“你想怎么做?”

“顺藤摸瓜,直捣黄龙。”耶律琚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三个字:**国子监**。

“明日我会以‘酒业稽核局年终核查’为由,亲自带人巡查国子监附属酒坊。若那李仲言真是钉子,必定惊动上线。只要他动,我们就跟到底。”

“可你是太常少卿,无权查学府内务。”甘兰进皱眉。

“所以我会上奏,请兼领‘礼制清查使’。”耶律琚嘴角微扬,“正好借机整顿国子监积弊,名正言顺。陛下近来对教育颓靡甚为不满,早有意整肃。此事若成,既能立威,又能引蛇出洞。”

次日清晨,紫宸殿外雾气弥漫。耶律琚身着紫袍,腰佩金鱼袋,手持象牙笏板,昂然步入待漏院。百官侧目,窃语纷纷。昔日降臣之子,如今竟位列九卿,出入禁庭如家常便饭。

赵煦召见于崇政殿偏阁。

“卿近日劳苦功高。”天子亲手赐茶,“北事渐宁,皆赖卿之力。”

“臣不敢居功。”耶律琚躬身,“然国有隐忧,臣寝食难安。昨夜得报,国子监中有奸人混迹,借讲学之名行蛊惑之事,更私藏违禁酒醪,疑与北地余党勾连。臣恳请暂摄礼制清查之权,彻查学府风气,肃正士林。”

赵煦眯眼细看其神色,忽而一笑:“你倒是胆大。国子监乃文官摇篮,多少宰执出自其间。你要进去翻查,不怕惹众怒?”

“正因如此,才更要查。”耶律琚昂首,“若连读书人都可藏污纳垢,何谈教化万民?若连朝廷学堂都能成为叛逆巢穴,又如何御外侮、安黎庶?臣愿负骂名,只为江山稳固。”

良久,赵煦点头:“准奏。赐卿金牌一面,许带吏员入监搜检,凡阻挠者,先拘后报。”

圣旨下达,震动京师。

当日下午,耶律琚率甘兰进、程元佐并二十名皇城司精锐,持金牌直赴国子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