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问一句。”王工环视众人,“你们真想把它造出来?不是为了奖金,不是为了升官,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是真的,想让它跑在中国的土地上?”
一片寂静中,吴炎站起来,走到墙边,揭下遮盖图纸的牛皮纸。
一幅巨大的发动机剖面图显露出来,每一根线条都凝聚着数百个日夜的推演与失败。图中央,用红笔圈出了燃烧室位置,并写着一行字:
**“中国心,自己造。”**
“我想。”他说,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我想让下一代人不用再拆外国车,不用再看别人脸色,就能知道??我们也能做出世界上最硬的铁疙瘩。”
王工看着那行字,久久不动。然后,他慢慢点头:“那就点火吧。”
凌晨三点十七分,第三次启动。
发动机轰然咆哮,声浪震碎了窗玻璃。
仪表盘上,各项指标全部进入绿色安全区。转速稳定攀升至2800rpm,持续十分钟无异常。尾气检测结果显示,颗粒物排放低于国标限值32%,油耗较同类进口机型降低11。6%。
成功了。
有人哭了。
李野跪在地上,抱着曲轴壳体嚎啕大哭。那个曾经在会上附和马兆先、主张用进口发动机糊弄过去的李野,此刻像个孩子一样失控。
吴炎没哭。他只是蹲下身,用手抚摸着滚烫的缸体,感受着那股澎湃的力量透过掌心传遍全身。
这一刻,他不再是被排挤的技术主管,不是谁的政治对手,也不是某个派系的棋子。
他是造心的人。
四十八小时后,他们完成了三轮耐久性测试,累计运行超过一百小时,未出现任何结构性故障。
吴炎拍下完整视频,加密后存入三个不同的云端,并将其中一份刻录成光盘,藏进父亲坟前的水泥碑座里??那是他唯一信任的“保险箱”。
十二月初,消息终于传开。
曲司派出专家组赴京南集团考察样车进展。按照原计划,尚宾准备用搭载进口沃尔沃发动机的车型进行演示。然而就在汇报前一天,李野突然向专家组递交了一份紧急报告:称发现进口动力包存在匹配隐患,可能导致高速行驶时传动轴共振断裂。
专家组高度重视,立即要求更换备用方案。
于是,那台装有国产发动机的样车,被临时推上了测试跑道。
当天下午三点,车辆在京北试验场完成首次公开路试。全程满载四十吨模拟货物,连续爬坡、急刹、高速变线,表现稳定出色。尤其在长达八公里的陡坡路段,动力输出平顺有力,远超预期。
现场掌声雷动。
姜总激动地握住尚宾的手:“好!这才是真正的突破!”
没人知道,这台“备用方案”背后藏着多少秘密。
当晚庆功宴上,马兆先特意走到吴炎身边,举杯笑道:“老吴啊,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你们一分厂的实力。”
吴炎微笑举杯:“都是集体智慧。”
“不过??”马兆先压低声音,“那台发动机的数据,我还没看到完整报告。”
“明天就交。”吴炎直视着他,“包括全部设计图纸、试验记录和第三方检测结果。”
马兆先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行,我等着。”
两人碰杯,酒液晃动如血。
宴会结束后,吴炎独自留在办公楼顶层抽烟。
寒风吹得他脸颊生疼。他掏出手机,翻到那条保存已久的短信??是女儿去年发的:【爸,我们班同学都说,中国什么都造不出来,连汽车发动机都要买外国的。我不信,我说我爸爸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