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看,果然是李野团队最近三个月的发动机台架试验记录。数据显示,他们在压缩比调整上遇到了瓶颈??要么油耗过高,要么高温爆震。更关键的是,有一份内部评估报告提到:“当前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国标排放要求,预计延迟量产至少六个月。”
吴炎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相机,对着关键页连拍十几张。
刚收好相机,门外传来脚步声。
他屏住呼吸,躲到档案柜后。
门开了,进来的是李野的助手小赵,手里拿着U盘形状的存储器??那种新型电子记录仪,去年才从西德引进,全厂只有两台。
小赵神色紧张地翻找了一会儿,抽出一份标注“绝密”的图纸,插进读取器拷贝数据。
吴炎眯起眼。
那份图纸他认得,是游风兴主导的“轻量化曲轴项目”的初版结构图。按理说不该出现在这里,因为该项目归属二分厂管理,与李野团队无关。
说明什么?
说明有人在跨部门窃取技术成果。
而且动作很快。
吴炎等小赵离开后,才缓缓走出阴影。他的心跳得很稳,脑子里却飞速运转。
游风兴最近频频出入市机械局,据说在争取一个国家级技改项目。如果他能拿出完整的轻量化动力总成方案,确实有机会拿下。但问题是,这个项目原本是尚宾提议由一分厂牵头申报的,却被临时转给了二分厂。
背后是谁的手笔?
不用猜,马兆先。
吴炎突然意识到,这场博弈早已超出了技术层面。他们争的不是哪条研发路线更科学,而是谁能在政治上赢得先机。
回到办公室,他拨通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
“老朱,是我。帮我查个人??陈国栋,市建委的。特别是他和风华广场项目的资金往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疯了?那可是副厅级干部。”
“我没疯。”吴炎声音低沉,“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尚宾的大舅子能拿到那块地皮,而且审批速度快得离谱。”
老朱叹了口气:“行吧,但我只能私下问,别说是你让我查的。”
挂了电话,吴炎点燃一支烟,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
他知道,自己正在踏入一片雷区。
但他也清楚,如果不踩这一脚,整个一分厂的技术积累,迟早会被别人一点点掏空。
中午,食堂。
吴炎端着饭盒坐下,对面来了个人??竟是李野。
“稀客啊。”吴炎冷笑。
李野也不恼,扒了口米饭,低声说:“我知道你昨晚去了档案室。”
吴炎心头一紧,面上不动:“哦?那你去告马兆先啊。”
“我不告。”李野抬眼看过来,“因为我也不想让某些东西被毁掉。”
“什么东西?”
“咱们中国人自己造重卡的梦想。”李野顿了顿,“你以为我想用进口发动机糊弄人?我不想。可上面压得太紧,再不出成果,项目就要黄。到时候别说梦想,连饭碗都没了。”
吴炎盯着他,良久才道:“所以你就选择骗?”
“我不是骗,是拖时间!”李野声音压得极低,“只要再给我半年,我一定能搞定燃烧系统优化。但现在,我得先让车跑起来,让领导看到希望,才能换来继续研发的机会。”
吴炎沉默。
他知道李野说的是实话。
很多时候,理想主义者活不到看见黎明的那一刻,反而是那些懂得妥协的人,撑到了最后。
“那你来找我干嘛?”他问。
李野深吸一口气:“合作。你有原始数据,我有试验平台。我们一起攻关,把发动机做出来。对外,我们还是按马兆先的意思走流程,用进口货装样车。但暗地里,我们推真正的国产化版本。”
吴炎冷笑:“你不怕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