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晋末长剑 > 第1198章 华风及袭扰(第2页)

第1198章 华风及袭扰(第2页)

“上党终究还是穷地方,私学不盛,就只有少许有名望之人开馆授徒。”刘会回道:“诸部子弟也不太愿意去官学、私学读书,但以走马弋猎为乐。”

“郡学有几个学生?”邵勋又问道。

“三五人而已。”

“少了。”邵勋说道:“不读书何以明事理?不明事理,朕便是想让他们做官也难。单靠军功入仕,路子还是窄了。况且学识不丰的话,纵有军功,也升不上去,岂非憾事?”

“陛下说得是。”刘会说道。

出将入相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可若没文化,纵然军功一箩筐,能当上丞相吗?太守、县令都难!

邵勋继续往前走,很快来到了学生们近前。

“拜见陛下。”姬瑜带着十余名学生一齐行礼。

“免礼。”邵勋笑道,然后走了过去,随意挑了一孩童,问道:“几岁了?”

“十岁。”此人一副高鼻深目的脸孔,再典型不过的西域胡,不过却挽着汉人发饰,衣物亦同。

“读书如何?”邵勋问道。

孩童愣了一会,道:“好玩。”

邵勋大笑,道:“好玩就行。上完县学,以后还要继续读书吗?”

“要。”孩童说道。

“为何?”

“我父送了一百只羊过来,若不读,回去要被绑起来打。”孩童老实答道。

众皆哄笑。

邵勋忍俊不禁,摸了摸他的头,道:“这个理由甚好。家里既然了这么多钱,那就真的要好好读了。读个十几年亦不碍事的,朕就希望这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最好能有几十万人。”

读书人太多消化不了。

太少却也不行,因为群体基数太小,无法优中选优。只有基数上去了,才有可能得到更高质量的人才。

造纸、雕版印刷产能的逐步增加,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这个世界——技术和产能缺一不可,光有技术没有产能,同样改变不了这个社会。

邵勋又将高都县博士姬瑜唤到近前,和颜悦色地问道:“今年刚来的高都县?”

“三月来的。”姬瑜躬身一礼,道。

“八个月了,感想如何?”邵勋问道。

“臣以为办学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

“好在哪里?”

“譬如上党,羯、乌桓、匈奴之众多矣。民风粗野,戾气十足。臣所教皆各部贵人嫡子,将来是要回部落执掌权柄的。把他们教好了,戾气便会少上许多,此为循序渐进,终令诸部沐浴华风。”

“你从移风易俗的角度来说事,不错。”邵勋说道:“何为风俗?衣食住行是风俗,语言、书法、乐理、节日是风俗,就连那为人处世的准则亦是风俗。好好教,训诸部以华风,此事汉魏以来做得少,到朕手里,却不能再拖下去了,朕记得你。”

“臣遵旨。”姬瑜再行一礼,应道。

******

冬月下旬,邵勋出上党、过河内,经河阳三城浮桥进入洛阳地界。

黄河河面上已然结起了坚冰,比以往早上许多,昭示着这个不一样的严冬。

二十四日,充当先锋的横冲营抵达洛阳北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