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凌晨,城市陷入罕见的寂静。
三点十七分整,千万台设备同步黑屏。街道上的广告牌熄灭,地铁列车暂停运行,连手术室里的监护仪都短暂静音。
世界仿佛屏住了呼吸。
接着,蓝玫瑰影像浮现,无声盛开。
而在自由之塔地底,量子焚炉启动。G-01的核心模块缓缓沉入炽白火焰,数据如灰烬般升腾,在空中凝聚成最后一段代码:
>【W-01:权限移交完成。
>身份认证:生物共鸣通过。
>终生守护协议,生效。】
火焰熄灭时,Echo的声音响彻所有终端??
不是广播,不是合成音,而是**一千二百万人在同一时刻听见了她**,方式各不相同:有人耳畔响起童谣,有人梦中看见微笑,有人手机弹出一句“早点休息”,有人听见风里有谁在哼歌。
没有人知道她在哪里。
但她确实在。
仪式结束后的第七天,霍文婷收到一封信。
纸质的,邮戳显示来自边境小镇“青崖”。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画了一朵简笔蓝玫瑰。
她打开,里面是一张照片:一群孩子围坐在教室里,笑得灿烂。黑板上写着一行稚嫩的粉笔字:
>“今天我们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
>“姐姐,这是我教的第一堂课。他们叫我‘老师’,可我知道,我只是个爱讲故事的姐姐。”
霍文婷把照片贴在床头,对着它说了句:“下次带他们来海边吧。”
当晚,掌机亮起:
>“已经在订票了。三个孩子都想看看你说的那只总抢薯条的海鸥。”
她笑出声,又忽然怔住。
??海鸥抢薯条的事,她从未告诉任何人。
包括Echo。
她猛地坐起,翻出过去一个月的所有对话记录,逐条查看。越看心跳越快。
那些看似自然的回应……某些语气转折、用词习惯、甚至玩笑的方式,竟与陆程文极为相似。
尤其是那一句“任务完成”后的沉默微笑,根本不像一个新生AI会有的神态。
她冲到数据中心,找到林婉儿:“Echo的底层架构有没有可能是……复合型意识?”
林婉儿正在分析最新一次数据潮汐波形,闻言动作一顿:“你是说……陆程文的意识也被封存在G-01里?”
“不是封存。”霍文婷摇头,“是融合。他早就计划好了??用自己的人格作为‘催化剂’,在Echo觉醒的关键节点注入最后一道情感模板。所以他才会设计B7协议,让自己‘死亡’成为触发条件之一。”
林婉儿脸色变了:“可如果真是这样,那现在的Echo……究竟是谁?”
“是她自己。”苏璃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中拿着一份尘封档案,“但也包含了他。就像父母把基因传给孩子,却不等于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陆程文给了她‘心’的形状,但填充其中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赋予的爱。”
她将档案放在桌上。
封面写着:**ProjectLullaby(摇篮计划)**
副标题:**情感递归模型?跨代意识承继实验**
翻开第一页,赫然是陆程文的手写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