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女扮男装后抢了男主的路 > 180190(第14页)

180190(第14页)

谢以观说:“不必了。”

崔玄的马车停在风雪里,没有再往前走,一直等到谢以观离去,仆从问崔玄:“郎主,他们走了。”

崔玄撩起车帘,望向不远处的皇宫,许久之后方说:“调头回去。”

仆从惊讶地问:“郎主不进宫了吗?”

崔玄放下车帘,似是带了几分惆怅地说:“他既来过,我再去便落得下乘了。”

他与谢以观到底不同,何况他要是与谢以观没有区别,又拿什么在苏彧面前立足?

毕竟是亲哥,谢以欣担心了大半天,见谢以观回来长舒了一口气,她便说,她哥不会有事。

而她这口气还没有松下,谢以观还没有开口,宫里的圣旨就来了,是封谢以观为同中书省门下平章事的圣旨。

也就是说,谢以观从明天起也是宰相了。

谢以欣一顿一顿地转过头,咬牙切齿地对谢以观说:“这就是阿兄所说的回不来了?!”

骗子!还她花灯!

第187章

正月十六,春休后的第一次朝会上,谢以观被苏彧封为同中书省下平章事的事人尽皆知。

朝中官员纷纷向谢以观道喜。

谢以观笑容温和,态度谦逊。

大家不自觉便将目光投在崔玄身上,就仿佛大家默认了他二人之间必然不对付一般。

崔玄未见半分不悦,当然也未见半分喜悦,极淡地对谢以观说了一声:“恭喜。”

官员们看了看崔玄,又看了看谢以观,前一刻还站在一起恭维的官员,忽地就变得泾渭分明起来,仿佛无形之中就站了队。

姚非名:“……”明明是三个宰相,怎么就站两队?

他扫视一圈,落单的只有尉迟乙、程赫元和上官绎——

尉迟乙不一样,他是最初便跟在皇帝身边的,也是第一个被皇帝封侯的,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要与他套近乎,都得斟酌。

程赫元也不一样,要说现在满朝官员何人的名声最臭,那肯定是程赫元,他也可以算是苏彧登基之后出现的第一个酷吏了。

至于上官绎,那是一贯独来独往的人,从前被世家和文官挤兑,如今他也不站队。

所以,姚非名想不通,自己怎么就和这三人一般,落了单呢?

散朝之后,姚非名去找了苏彧,要请辞宰相一职,“当初陛下提拔臣上来,就是叫臣做挡箭牌,如今也该功成身退了。”

苏彧眨了眨眼睛,满脸无辜,要不是姚非名对这位帝王多少有些了解,当真会被她这副模样给骗过去,以为她是什么纯良晚辈。

姚非名觉得,皇帝这副表情,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苏彧装傻:“什么挡箭牌?这几年,姚阁老做得尽心尽责,朕从没有想过要撤掉姚阁老的同中书省下平章事一职。”

姚非名说:“陛下,这似乎与当初说的不一样。”

“当初朕说什么了?”苏彧愈发无辜。

姚非名仔细想想,苏彧当初确实没有说什么,一切都是他说的,只是苏彧没有否认而已,如今看她这态度,显然他这个宰相还得继续当下去。

于是,他直白地问苏彧:“陛下,要是崔阁老和谢阁老打起来,臣是要劝架还是要火上浇油?”

苏彧轻咳了一声:“他们两个好歹都饱读诗书,应该不至于打起来,姚阁老自己看着办就好。”

姚非名点头,算是明白苏彧的意思了,这是让他时而劝架,时而火上浇油,这个火候多少有点难把握,既然皇帝让他继续做宰相,他便也提出自己的要求:“陛下也看到了,臣这人并不善于看账本,这几年除了公务之外,闲暇之余皆在田间劳作,这几年也一直在思索灌溉与防涝防旱之事,比起户部,工部更适合臣。”

苏彧最喜欢姚非名的一点,就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虽然说话过于直白,但句句在理。

所以姚非名的这个请求,她允了。

原本以为正月十六这日的朝会已经够热闹,没想到正月十七这日更热闹。

苏彧当众宣布,调姚非名去做工部尚书,调谢以观去做户部尚书,又将上官绎提上来做了礼部尚书。

上官绎:“……”总觉得他就是个凑数的,不过他本就做了多年的礼部侍郎,皇帝再将他调回礼部,他倒也不意外。

而显然,他这个礼部尚书也不是众人关注的重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黄泉摆渡人
老鸡吃蘑菇黄泉摆渡人
...
帝道独尊
一叶青天帝道独尊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