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们偶然得到玉玺一枚,献给孙坚劝他回江东自立。
孙坚恍惚了一会没有应声,心里念叨着匡扶汉室,那不仅仅是曹操少年时的坚持,也是他孙坚曾经的执念。
他接过玉玺盯了一会,说:“众将随我往长安去,我要将玉玺献给董卓。”
程普:“啊?”
黄盖:“啊?”
献玉玺的孙坚得到了董卓的重用,同时也得到了诸侯联盟的唾骂,唯独曹操私下写信过来,说相信孙文台,倘若需要帮助可以派人知会一声。
孙坚快速与王允合谋,同时也和吕布单独结盟,私下又和曹操联络。
利用吕布除掉董卓后,孙坚和吕布一起控制住了王允,安抚西凉残部以免再次发生反攻长安的事情来,曹操驻军长安城外作为援助以防变故。
之后挨个处理李傕、郭汜、韩暹、杨奉等人,孙坚被封为大将军,征讨李郭等人的残部,曹操为金吾卫,暂领本部护卫皇城。
“文台为何独独信我?”曹操询问孙坚,就没有想过他可能也有谋私的想法吗?
孙坚哈哈大笑,说:“孟德乃治世能臣,我信得过。”
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任,孙坚还把二儿子孙权喊了过来,说:“叫义父。”
孙权:????
曹操:????
虽然不太明白孙坚这么做的用意,不过认义父本来也是联姻以外常用的家族结好手段,因此便应下了。
两家结好,共同匡扶汉室。
(孙坚篇完)
【将为玩家孙尚香在已获得的节点中随机选择。】
孙尚香回到了九岁那年,这一年是建安三年,孙策刚被封为吴侯。
一来为自己将来谋划,二来也为孙氏谋划,不论将来孙家是当忠臣还是要自立,至少都能占个先机。于是,孙尚香找来兄长和周瑜,认认真真给他们说自己的想法。
她让孙策上表朝廷,封弟弟孙权为合肥太守。以孙权现在的年纪还没举孝廉,因为哥哥孙策的功劳才举的茂才,一下子封太守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合肥位于淮扬之地,因征伐战乱十室九空,断壁残垣焦土一片,这时的合肥已然是一座空城,并无任何军事价值,分人力过去只会削减实力,再以恢复生息屯田种粮的理由去,朝廷断没有拒绝的道理。
在获得了朝廷的准许后,孙尚香跟着孙权一起到合肥屯田,明确公开收留逃难的流民。
合肥位于曹操地盘和江东的中间,现在是曹操安排给江东孙家管理,再安全不过的一块地方了,逃难过来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尽管她已经多次提醒兄长孙策改改脾气,也屡次劝诫不要一怒伤人,孙策听是听但听的不多,因此只比原本多活了两年,仍旧是因得罪了当地士族而被刺客所杀。孙权要回吴郡接任江东,这几年孙尚香的能力有目共睹,在城中也颇有声望,合肥百姓们都知晓能有今日安定是太守之妹的谋划,因此,当孙权将太守官印给孙尚香的时候,百姓们都是十分支持的。
十四岁的孙尚香接过太守官印,玩笑道:“兄长放心,此城有我,丢不了。”
(孙尚香篇完)
【将为玩家陆逊在已获得的节点中随机选择。】
陆逊回来后沉默了良久,一肚子的怨气。
因为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二岁,根本没有拯救任何人的机会,读书人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白折腾。
恰逢老孙权又又又派人送来书信,因他在立太子一事上的参与而屡屡指责,言辞刻薄,充满了猜疑不信任,字字玑珠就是将人往死路上逼迫。
老儒生现在是怨气冲天,扯过布帛洋洋洒洒把这辈子以及从后世学的所有脏话都骂了上去,把对系统的不满和对一辈子忠心换来个被逼死的下场的愤懑全部抒发出来。骂了整整两条布帛,比当年陈琳骂曹操的檄文还要长,还要歹毒,还得谢谢祢衡,教会了他这个文雅人很多刁钻骂人的技巧。
收到回信的孙权有些惊讶,以为会是陆逊辞官的信,随手扔给身边宦官让其念出来。
“啊?这……”宦官看着开头三个字就已经傻了眼,咽了咽口水,念道,“老匹夫,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住口!”孙权立刻夺过帛书自己看,看了没一会只觉得气血冲脑,再往下看,气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不能平息。
孙权气得一晚上没睡着,翻来覆去辗转反侧终于睡着,结果开始做噩梦,梦到了父亲、兄长、公瑾,还有张辽、曹操、刘备……
孙权坐了起来,看见太监跑进来,又送了一封陆逊丞相的信来。
太监犹豫地问:“陛下,需要念出来吗?”
“滚!”孙权自己打开帛书,又挨了一顿骂。
陆逊每天一封信,上朝的时候又像个没事人,一副摆烂随意的态度,反正就剩一年能活了,少活一年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