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我真是来抗日的 > 第710章 付部长的预判(第1页)

第710章 付部长的预判(第1页)

闻一白的第一师,在今天早上开始进攻的时候,刚要发力,就被宋温暖给叫停了。宋温暖给闻一白的理由就是,他们要先解决掉,捞刀河北岸的吉田支队。然后他们江南民兵第一师才能展开,全歼第三、第四十师团的军事行动。闻一白的心中虽然郁闷无比,但该安排的还得安排。先把战壕往前推进一千米,也好为后面的炮兵部队,让开足够的纵深空间。免得被小鬼子的炮兵盯上,再让他们把自己的炮兵团给端了。要知道小鬼子也稳的很,你看这汨罗河阻击战,都打了好几个小时了。小鬼子的那个炮兵大队,愣是忍住了一炮未放。看来小鬼子这是已经准备好了,他们要在最后突围的时候,再使用这个炮兵大队。闻一白刚刚安排好了以后,后勤辎重部队的人又找过来了。“师长,您看现在所有的部队,都在准备全歼鬼子师团的战斗。你不能让我们后勤人员,都蹲在后面干看着呀!”闻一白怒道:“原来你还知道,你们都是后勤人员。你们不老老实实的在后面待着,跑前面裹什么乱呀?”后勤部长:“那你爹还是司务长呢,我刚才亲眼看到,他带着一个战斗班去前沿了。”闻一白:唉算了,他们一个是我老爹,一个是我老舅。这一个个的,还都不是让人省心的主。不过人家说的也没有毛病,这种小区域内的歼灭战,后勤部门没什么可以忙的。闻一白干脆让后勤部门,自己组织起了两个步兵营。反正枪支弹药他们后勤多的是,自己开箱自己领就行。不过前线他们是别想过去了,不是怕他们出危险。实在是因为地域太过狭窄,给他们安排不出位置了。所以闻一白让他们两个后勤营,沿着汨罗河两岸外围巡逻。防止小鬼子有漏网之鱼,从战场的两侧偷渡汨罗河。后勤部的付部长,也就是闻一白师长的老舅,立刻组织人出发了。付部长选择埋伏的地点非常刁钻,正是三岛和高桥两个人,商量过的过河地点。后来宋温暖也问过付部长,怎么挑中了这么个地方埋伏。付部长称:我沿着“半岛”的两岸看过,除了北面的渡口,只有露石头那个地方,最适合部队渡河。所以我才带上了一个连,专门守在河对面的林子里面躲着。谁知道小鬼子还挺配合的,真的出现在了那里。第九战区司令看着眼前,这个药铺掌柜出身的后勤部长,直呼高手在民间啊!这时的三岛和高桥两位师团长,并不知道他们逃跑的路线,已经被人盯住了。国军这边的炮声一开始,他俩就知道要完蛋了。他们在这种空旷的地形里,缺乏完整的工事保护,也没有了空中掩护。更没有炮兵部队,可以对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提供有效的炮火压制。也就是说,他们当年是怎么欺负中国军队的,今天又被人家给还回来了。作战参谋:“师团长阁下,今天中国军队的炮兵,打的实在是太狠了。而且中国军队的步炮协,也显得同非常的熟练,一看就是中央军的精锐来了。”(闻一白:老子是精锐,可不是他们中央军的。范少校:师长您说的对呀!九战区长官:哈哈哈哈,反正这都是第九战区的荣耀。是不是中央军的,已经是无关紧要了。)高桥:“中国军队现在已经打到哪里了?”作战参谋:“后面中国军队第九战区的四个军,在向前推进了三公里后,就已经停止了进攻。前面渡口那里的中国军队,在向前推进了五公里后,也停下来休整了。”“嗖嘎……”现在高桥的心里已经明白了,这个“半岛”的长度,也不过就是二十公里左右。他们的两个师团,被压缩了近八公里的长度。在长十二公里,宽四公里的野地里。而国军的炮兵呢,现在已经可以,用炮弹覆盖住日军的两个师团。想想国军炮兵,那不打光所有炮弹,就誓不罢休的样子。三岛和高桥两位师团长,都在心里头莫名的一寒。这回中国军队果然没有吹牛,他们是真的想着,全歼自己的两个师团。三岛:“命令山下参谋长,派出部队层层阻击。命令高桥师团的炮兵大队,把所有的炮弹打出去。命令第三师团的山下参谋长,最少也要挡住,中国军队两个小时的进攻。命令第四十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第三师团长的一个大队,过来这边集结。”他这是准备,把第六师团的炮兵联队,全部留在汨罗河的南岸了。让高桥师团长带走两个联队,他三岛再带走一个步兵大队。这样一来,他们若是逃回了汉口,有了这些部队打底,他们两个师团,就不算是被全歼。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第四十师团的作战参谋,并没有执行三岛的命令,而是看向了高桥师团长。高桥看着两边中国军队的炮弹,已经打的有愈演愈烈之势。他立刻大吼一声:“八嘎,还不快去执行三岛将军的命令。贻误了战机,通通滴死啦死啦滴有。”“嗨!”看着作战参谋,已经去给山下奉子参谋长送信了。三岛立刻拉着高桥师团长,向着做竹筏的地方跑去。日军为了能够逃出生天,他们干起活来的速度,还真不算慢。整整三座由竹筏制造的浮桥,已经顺着停在了河岸边。这些个刚刚做好的竹筏,差不多都是两丈多长,一米多宽。也就是说这五十座竹筏,就可以到达河中裸露石头处。只要把浮桥固定在那里,他们就可以从那里趟水过对岸了。在他们的第一座浮桥处,高桥命令一个中队的鬼子,分段上了那座浮桥。他们害怕自己落水发出声音,那些鬼子都用毛巾,堵住了自己的嘴。制造竹筏的一个工兵班,为了保示竹筏的安全,跳上了第一个竹筏。岸上的鬼子工兵松开了,把竹筏固定在岸边的绳子。由五十座竹筏连成的浮桥,被水流冲向了河水的中间。可能是因为,竹筏上的小鬼子人太多,份量也太重了。浮桥刚刚甩到了河水的中间位置,整座浮桥发生了对折。在各个竹筏激烈的碰撞之下,不少的小鬼子都落进了水里。一月份的湘北非常的阴冷,汨罗河虽然没有被冻上。但是那汨罗河河水的温度,还是能够冻死人的。那些掉落在河水中的小鬼子,很快因为失温的原因,沉入了水中。也只有少数命好的小鬼子,又漂回岸边,被自己人捞了上来。:()我真是来抗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