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奇怪道:“康清?他不是在黄云客栈吗,来这里做什么?”
庞煜道:“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一个年轻男子一起来,真正要见大人的,是那个年轻男子。”
宋慈道,“那年轻男子是谁?你不认得是吗?”
庞煜道:“小的不认得,没见过。反正他们人在玉虚宫了。”
宋慈道:“知道了。留两个人把尸坑封上,把做好的泥模带回,其余人等先随宋某去玉虚宫。”
当宋慈一行快要赶到玉虚宫时,果见康清也在宫外张望,见宋慈远远走来,康清便迎上去打了招呼。
“康清,是谁要见本官?”宋慈问。
康清道:“小的也不认识这人。今早小的正在客栈大堂用膳,来了一个年轻男子,说要找宋大人。小的便出去,将他拉到一边询问,到底为何要见宋大人?他也不明说,只说冤情似海,十万火急,非见宋大人不可。小的见他果真大事临头的样子,便擅自作主,将他带上山来了。”
宋慈道:“他人在哪里?”
康清道:“就在玉虚宫里坐着。”
“宋大人,小的在这儿。”说话间,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出现在玉虚宫前。
宋慈上下打量着他,感觉似曾相识,却又说不出在哪里见过,便将他请到屋里坐下,问那人姓甚名谁,找他何事?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那人竟然自称是武元钧武员外的儿子武德庭。
第四十章死而复生(二)
简直如同平地一声雷,年轻男子的话,令在座之人无不惊愕。众人分明知道,武德庭已经在姜文英家中毒身亡了,而且金桂山房的护院武丰,也已带人认领了尸体。如今这个年轻人,却说他才是武德庭,让人如何相信?
武德庭先不说话,只是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放在桌上,道:“这是武家代代相传的玉佩,只此一块。那死去的武德庭身上必然没有。
如果宋大人,诸位大人,还是不信,小的愿意陪同宋大人重回金桂山房,去见小的母亲,去见山庄管家,护院,丫鬟,小厮,去见所有人。到时是真是假,自见分晓。”
宋慈道:“好,宋某权且相信你才是武德庭,那么,请你告诉宋某,姜文英家那个被人毒死的假武德庭,又是怎么回事?”
武德庭道:“此事说来话长。”
宋慈道:“不怕,你只管从头说来。”
于是武德庭沉思片刻,便说起了下面的事情来……
那是三月上旬,五郎山上的莲华禅院修建完毕了,武元钧决定在三月中旬举办开光典礼,届时想邀请知县徐扬来参加,便准备了一份厚礼,于三月九日那天晚上,带着儿子武德庭前去拜访徐扬。
由于武元钧与徐扬的岳父顾琰有生意往来,因此两人平时也屡有过从,徐扬收了礼,并安排了晚宴,来款待武氏父子。
席上推杯换盏,谈天说地,气氛颇佳。
“禅院虽然建成了,可没人主持也不行啊,”徐扬说道,“是不是还得请几个僧人过来呢?”
武元钧道:“回徐t?大人的话,在下已经去信给封川县法雨寺的方丈,让他推荐两名禅师来莲华禅院了。”
徐扬道:“如此甚好。这禅院一建,佛祖一定会保佑德庭考中举人的。”
武元钧道:“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于此。自己也得勤加努力啊。”
“我会努力的,父亲。”武德庭道。
徐扬道:“德庭只管埋头苦学,未请名师指点吗?”
武元钧道:“刚务色了名师,准备后天送去他家,好好地学它几个月。”
徐扬饶有兴致道:“是吗,名师哪里人氏,是何来历啊?”
武元钧道:“是德庆府端溪县的姜文英,此人刚从庐陵知县的任上致仕返乡,因此,后天我便派人将德庭送到姜家去。”
徐扬道:“姜文英也算是有名的大儒,德庭能得到他的指点,学问当会更加精进,今年的州试必能马到成功。”
武元钧道:“承蒙徐大人吉言,若德庭果然有幸考中,则大人的关照在下也必不敢忘。”
徐扬道:“哪里哪里,德庭金榜题名之日,蟾宫折桂之时,说不定徐某还得指望德庭关照呢。”
三人就这样有说有笑地吃着,聊着,虽然已经喝得面红耳热,但意气还很高扬,席上的气氛也十分融洽。
这时,徐扬家里的厨子严易上了一道菜,说这菜的名字叫‘鱼龙献宝’。众人一听这名字吉利,但一看这菜,也无非是条乌鱼,就觉得有些扫兴。可严易却说好戏在后头,让徐、武等人尽管吃下去,到时自然能知其中奥妙。
于是席上三人也就不再客气,抱着好奇之心,大快朵颐起来,没过一会儿,那鱼快被吃尽之时,武德庭竟从鱼肚子里吃出一粒金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