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 120130(第22页)

120130(第22页)

秋华年和杜云瑟老家在辽州,一个月时间很赶,任命文书刚下来,杜云瑟就去吏部请了探亲假,秋华年也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了。

好在杜云瑟中了会元的时候,他们就给老家捎了报喜的信,秋华年在信中仔细嘱咐了一番,请云成小两口、苏信白等人帮助九九收拾进京的行李,这样他们回去后能节省许多时间。

回去前一天晚上,秋华年坐在明亮的油灯下检查贵重的行李。

给九九打的一套京中最时兴样子的金首饰、给春生订制的削铁如泥的匕首、给云成的科举书籍、给孟圆菱的玉佩……

秋华年拿起一只盘丝镂空的金质平安扣,平安扣上镶了一颗漂亮的绿翡翠,翡翠被别出心裁地雕成了猫猫头的模样。

秋华年设计出这个样式时,首饰铺子的老师傅差点没揉眼睛,但齐黍乡君说要这么雕,他也只能这么雕。

“咱们一月十八出门,回去就到四月初了,小狸奴也两个多月了,不知道我干儿子长大了多少。”

秋华年手里晃着平安扣,“回去给小家伙挂上,希望信白别质疑我的审美。”

质疑也没办法,这可是干爹在京城花重金打的,小狸奴只能乖乖戴着。

为了赶路,回去他们打算轻车简从,宅子里大部分下人都留着看家,除了星觅和柏泉外,只多带了一个赶车的小厮。

来的时候为了路上安全,他们选择与镖局的镖队同行,回去时却是不用。

状元回乡探亲,朝廷会赐一队京军随行护卫,这是给状元的特权,也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

甚至连“状元及第”“钦点翰林”的大红木牌都有一对,只要杜云瑟想,就可以让护卫举在车前彰显身份。

不过这个仪式还是留到回到故乡时再来比较好,赶路的时候取出来,太耽搁行程了。

元化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柳色青青,花繁枝茂中,新科状元杜云瑟与其夫郎秋华年没有惊动任何人,低调地悄悄离开京城,带着一身荣光与璀璨的未来迫不及待踏上了返乡之路。

第129章春生的心事

从京城启程回襄平府,因为轻车简从,又一路有京兵护送,速度比来时还要快些,秋华年和杜云瑟不出十日便到达了襄平府。

此时已是三月末尾,沿路的农田都种上了庄稼,青青幼苗在田地里蓬勃生长,煞是可爱。

路过几座皇庄时,秋华年看见了棉花的踪迹。

在太子的安排下,全国各地的皇庄已经开始试种棉花,收集数据了,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就可以全国推广。

听太子的意思,他是赖上了秋华年,之后回京,秋华年得和管理皇庄的户部官员一起整理各地汇报上来的数据,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当然,太子也给秋华年透了底,只要这件事办好了,他的封号可以升至县主。

裕朝给女子和哥儿的封号从下至上分为乡君、县主、郡主。

其实再往上还有公主和青君,不过那是只有帝王所出的女儿和哥儿才能封的。

其他三个封号里,郡主一般也是非皇亲国戚不可封,所以县主算是普通身份的人能达到的最高封号。

在裕朝,乡君无品级,县主为正五品,郡主为正三品,公主或青君为正一品。

当下整个裕朝只有一位青君,他是先帝所出的哥儿,元化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封号栖梧。

据说元化帝幼年丧母,栖梧青君的母亲对其曾有照拂,先帝晚年,栖梧青君母亲生产时难产而死,先帝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对栖梧青君颇为厌恶。

后来元化帝夺位登基,将当时只有三岁的栖梧青君接到皇后宫中抚养,并给他定了封号,可以说栖梧青君是皇后养大,和太子一起长大的。

与太子的自幼体弱不同,栖梧青君从小便活泼好动、不喜拘束,不爱待在宫廷里,十几岁上拜了位道士师傅出宫访仙去了,一年都不见得回一趟京城。

秋华年只听闻过他的大名,还从没真正见过这位正一品的青君。

不过他隐约听人提起,今岁是元化帝五十寿辰,栖梧青君应该会在入夏前回京祝寿。

到时候他应该有缘能见到对方。

处于整个裕朝经济、权力、文化中心的京城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令人期待啊。

元化二十三年四月初三,秋华年一行人来到了襄平府城门外。

他们回来的事情早已被众人知晓,京兵护送的阵仗也不小,早就有人把消息传进了城里,离城门还有三里地,已经有许多人在长亭迎接了。

秋华年揭开车帘,远远就瞧见了站在最前方的九九、春生、云成、孟圆菱、苏信白、祝家兄弟、舒家夫妻、黄氏姐妹等人。

除此之外,以司泾为首的一众襄平府官员也在。

“来啦,来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