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 120130(第17页)

120130(第17页)

“一些酸话罢了,华哥儿不必担心。”

秋华年见他说得淡然,放下心来后笑道,“谁让你考了个前无古人的连中六元呢?我要是个辛辛苦苦准备科举的学子,也想酸你几句。”

“华哥儿真想考,未必考不上。”

秋华年立即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我努力下能考中进士,我还敢应,状元我可不敢想,更别说从头到尾一直是第一。”

杜云瑟帮秋华年挑好一块鱼肉的刺,夹进他碗里,“我瞧华哥儿分明是不愿意做经史文章。”

秋华年理直气壮道,“对呀,就是不愿意。考试的苦有你就够了,我可不想吃。”

两人闲聊说笑了几句,秋华年说起烧尾宴的事。

“这次来京城,我带了两千两银子预备着买宅子,谁知在太子和十六的帮助下捡了个大漏,一千五百两银子就买到这么好地段的大宅子了。”

“京城的铺子和庄子收了六百多两银子,这些日子各处开销,花掉了一百多两,我目前手里还有一千两银子。”

“大办一场烧尾宴,买食材和酒水点心的钱、请厨子的钱、加上请戏班子的钱,估摸着得三百两,钱一点也不经花啊。”

京城的物价几乎是襄平府的一倍多,秋华年算账单的时候,已经从最开始的心都在滴血,变成了麻木。

“对了,你是明天上表的时候替文先生求情吗?”

“嗯,我已准备好了。”

杜云瑟这种亘古未闻,连中六元的天才出现在本朝,已经能称得上祥瑞了,元化帝又不是真的厌恶文晖阳,不会不给状元郎这个面子,其他人想挑毛病也挑不出来。

“这样的话,文先生就能赶上你的烧尾宴了。知道你中了状元,还是连中六元,文先生一定很欣慰。”

秋华年打听,“文先生的家人现在哪里?”

“老师父母早逝,只有远房族亲,也未曾娶亲,没有孩子,现在身边应该只有一位叫如是的小厮照顾。”

“没有娶亲?”秋华年不解。

文晖阳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二十几岁就考中了状元,如今是闻名天下的大儒,怎么会没有娶亲呢?这在古代太反常罕见了。

“此事乃老师心中逆鳞,我也只知其中一二。”

“老师年轻时云游四处,曾与一名将门女子结缘,后来不知出了什么事,那女子不知所踪,老师便终身未娶。”

“那女子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怎么会突然不知所踪了?”秋华年被激起了好奇心。

“老师从未提过,我也只是从他喝醉后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二真相。”

秋华年唏嘘道,“二十多年啊,文先生当真是痴情人,难道这就是人以群分?”

“华哥儿可是在夸我?”杜云瑟轻声笑道。

“你脸皮越来越厚了。”秋华年倒也没否认。

“文先生没有近亲,我们得多关照一些,他被关了两年多时间,也不知衣食上有没有短缺,宅子里的家用估计该换了,到时候我去看一下,把缺的旧的直接买好送去换了吧。”

杜云瑟放下筷子,温柔地看着坐在探入窗口的杏花下的秋华年。

“对了。”秋华年想起什么,“第一次见面,我是不是该给文先生准备礼物?”

杜云瑟失笑,“老师是长辈,应该是老师给华哥儿准备见面礼才对。”

杜云瑟突然有些迟疑,老师能准备出什么礼物呢?

第127章“华年,华年……”

传胪大典后两日,早朝之上,新科状元率众进士在承天殿上表谢恩。

杜云瑟的谢恩表写得文采斐然、情真意切,其中提到的父母之恩、师生之情更是让人动容。

元化帝读罢后,主动问起了杜云瑟的恩师文晖阳,杜云瑟借此为恩师求情,请元化帝解了文晖阳的禁足。

元化帝再次赞扬杜云瑟“纯孝”,当场下旨命文晖阳重任侍讲学士。

文晖阳是当今天下最有名望的大儒,门生和故交遍地,又曾做过太子的老师,他重回朝中,对太子来说是个好消息。

一直致力于拉拢读书人的晋王有些不忿,却无法阻挠。

这是一身六首的新科状元郎在谢恩时提的请求,求情对象是大儒文晖阳,打的还是“孝”的名义,任何人提出异议,都会被天下学子的唾沫渣子喷死。

站在文官前列的阁老毕咏时不动声色,任周围人如何悄悄打量,都没有露出半分情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