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听呆了。
这些话除了他,恐怕没人敢说的?这么明白?。
说到?这里,我终于知道他来江宁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要让我们住在总督署了。
他剿了这么多年?叛贼,不仅没清理干净,清茶门居然派人到?了北京,潜伏到?我这个女官身边,可见气焰之猖狂,神通之广大。
他是来釜底抽薪的?。
我们是到?了清茶门的?大本营了!
第130章
“王爷此行来?江宁,是从化佛等人身上审出了线索?”
虽然严三思告诫我,不该知道的不要多问,可雍亲王此行本就没带多少帮手,四位巡视官各有原则立场,纷纷做壁上观,两江总督又以没搞清本地状况推责,身边能为他分忧的,好像只有我了。
没出北京的时候,我看他有很强的帝王滤镜,总觉得他垂手做闲人,也能在谈笑间摆平天下事。
巡视一趟才知道,根本不是这样。
从天津到江宁,我亲眼见他奔波在乡野,晒到脱皮累到骨痛,俯首在案牍,加班到深夜,背靠皇权依然如履薄冰,与官商斗智斗勇。
他是天赋型选手,但也付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努力。
清茶门是他的老对?手,我们第一次见,就是因为他被叛贼所伤,在广源寺休整。那一次,他就懊恼愤恨到锤裂假山,留下两行血迹。这一次,深入敌人腹地,肯定抱着斩草除根的目的,压力可见一斑。
从他现在的神情也能看出来?。
就算我帮不上什么?忙,听他倾诉一番,至少也能解压——
以前我姐姐做课题遇到瓶颈的时候,我就是引她说话帮她解压的。
虽然我听不懂她那个领域的专业术语,但只用‘真?的吗?’、‘这样啊!’、‘然后呢?’、‘不会吧?’、‘太难了!’、‘不可能!’、‘相?信你?!’这些毫无内容,但充满情绪的‘三字经’,就能引她滔滔不绝说一两个小?时。
他闭上眼掐了掐眉心,“她们是分舵主‘武诸葛’亲自培养出来?的,知道一些机密。”
断断续续的,他还说了些清茶门的来?历、教义、构架及活动方式等。
原来?清茶门,是明朝闻香教演变而来?的宗教组织,创始人王森,原本是顺天府蓟州(即广源寺所在的蓟县)人。
王家世?代以务农为生?,王森则做皮匠生?意。有一天,他在路上救了一只狐狸,狐狸断尾谢之,传以妖香,凡闻此香者,心即迷惑,妄有所见。于是王森凭这股妖香(估计是迷香的一种),创立闻香教。
闻香教自创教以后不断更换教名?,因奉弥勒、观音、无生?老母等神佛,朔望烧香,供清茶三杯,最后更名?为茶门教,外界称其?为清茶门。
茶门教在发展过程中,把佛教、道教,以及儒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撰写经卷,对?众多教派的教义进行借鉴,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义体系。
虽然如此,其?实质更像hei社会组织。
首先,教首向教徒收取入教及平日里?供奉的钱财,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其?次,教首们在茶门教内部实行严格的家长制,凭其?个人意愿左右组织的一切,包括教众的生?死。
此外,茶门教对?教徒的吸收没有原则性?,只要是要求加入并愿意供奉钱财的,一律吸收入教,教众中混入了流氓、盗匪、江湖流浪者以及政治野心家等。他们中的多数,以茶门教为幌子,打着传教的旗号,从事诈骗钱财、抢夺财物、打架斗殴、拐卖妇女?儿童、奸yin妇女?等。
在明末,茶门教为了吸引穷苦大众的支持,反对?朱家统治。
到了清朝,又被野心家利用反对?清廷。
其?主要经卷《三教应劫总观通书》中有一段经文:清朝以尽,四正?文佛,落在王门。胡人尽,何?人登基。日月复来?属大明,牛八原来?是土星。
这支只认钱、态度鲜明、教众复杂的队伍,简直就像为某些沉浸在晚明美梦中的江南士绅量身打造的。
不知从何?时起,双方一拍即合。一在明,一在暗。
在明者,提供渠道和钱财,在暗者,为其?消除阻碍,助其?把控朝局。
四姝交代了一些核心成员的身份,这些人已经陆陆续续被捉拿审问。
可惜她们只是被洗脑的工具人,根本接触不到‘金主’,只知道大部分在江宁。
雍亲王只能从这些核心成员身上一层层地往里?扒。
“郝成来?得晚,没摸透情况尚能说得过去,可曹家在此盘踞几十年,不应该什么?都不知道啊!”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儿来?,“曹頫说,曹家初到江宁时,为了打开局面,曾把大姑奶奶嫁给王氏,不到三年就被磋磨死了。这个王氏不会就是……”
他点点头,“是王森的后人。那时候,王家在江宁一家独大,表面是生?意人,暗地里?享世?家供奉,反清复明。曹寅奉命暗中拆解,付出了不少代价。”
啊,王氏退出江宁,估计就是曹寅的功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