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林叙的项目都能调配精兵强将,那其他人的项目难道就?不重要?
别的负责人愿意理解,却不代表他们内心认可厂里这种做法。
不过程安民表现出了对这个项目的看重,他的想法没有因为厂里出现质疑声而发生转移,所以其他人只?是抱怨两句,倒没有到他这个厂长面前?说三道四。
熬了许久,程安民总算等来了总公司的电话:“专家评估通过了,程厂长,期待你们南江厂造出国内第一艘液化?石油气船,我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挂断电话,程安民长舒了一口气。@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他后续又?收到了一个不算好消息的消息——评估组的专家们有意常驻南江厂,观摩他们这艘液化?石油气船的建造。
程安民把施家望喊了过来:“我怀疑,他们人是被林叙吸引过来的。”
施家望叹了口气:“除了这个,应该也?没有别的可能。”
林叙去荣光厂支援的时候他们就?听说过,自从?林叙给?荣光厂造出了导弹艇,上级的考核组专家组是一波接着一波,恨不能把那艘导弹艇给?拆解了,以明白其中的奥妙。
之前?林叙负责的猎雷艇也?是如此。
通常来说,民船的吸引力要低一些,不过液化?气船的地?位不同,就?目前?而言,南江厂生产的散货船、集装箱船的订单依然以亚洲为主,而一旦液化?气船造出来,涉及到工业燃料的运输,南江厂的市场恐怕能拓宽到各大?洲。
市场是船厂需要考虑的东西,而专家们要考虑的,恐怕是液化?气船建造过程中包含的技术。
程安民倒不是不欢迎专家,就?是担心这些专家来了厂里,会先进行一波大?拷问,林叙能不能顶住还是未知之数。
“林叙没问题的。” 施家望道,“咱们不用?替他操心。”
“我一直觉得,他的方案能说服咱们厂里,能说服那些专家,他就?已经赢了。”
程安民闻言点了点头,他指着摆在桌上的方案,“在他的方案通过评估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咱们厂能顺利接下一艘液化?气船的订单。”
“只?是造船不同于旁的,开头难,中间难,最后收尾也?难,方案通过只?是第一步,再往后,让林叙觉得为难的地?方还有不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相?信他就?行了。”
程安民接到来自船舶总公司的电话后不久,评估LPG船设计方案的几位专家就?齐齐来到了南江厂。
专家们比项目组众人动身更快,液化?气船还没开始造,他们已经在看着项目组众人干活了。
第107章
建造
为了在专家?们面前彰显南江厂的精神风貌,吃过早饭之后,林叙一众人便到了工作岗位,开始做液化气船的建造设计。
建造设计,则是真正要开始造船了,要将设计方案中的构想转化为现实,项目组成员依旧按原先的分工进行分组,将建造中的难点逐个击破。
“压力好大。”陈辽道,“听说来的都是造船领域的专家?,还有高校里的专家?,我有种?被老师看着写毕业论文的感觉,我都毕业好几年了。”
听他这么说?,刚毕业不久的卢沛和张爱林苦着一张脸:“陈哥,别说?了。”
“有个专家?和?我导师长得?好像,我还以为是我导师来了,后来一打听,也没什么区别,他确实是我导师的兄弟。”
“亲的?”一群人都探出了脑袋。
“亲兄弟。”张爱林道,“我最怕我导师了。”
小老头?成天?笑眯眯的看着?听和?气,一个问题砸下来,能把人砸懵。
张爱林原以为毕业了能离导师远一点,结果导师没见着?,见到了导师的亲兄弟,这和?见到本人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分来南江厂这两年,他觉得?自己已经逐渐成长为部门骨干了,再见到导师的话,他觉得?自己绝对会现出原形。
专家?们不在的话,项目组一众人要散漫得?多,林叙是年轻负责人,对纪律抓得?不太严,一众人只要齐心协力完成造船的任务就行,其他事情他几乎不插手。
一般情况下,大家?会带些煮好的玉米芋头?过来,一边吃一边坐着?讨论。
项目组里没有典型的刺头?,领导也不会把人往林叙这儿送,毕竟是造液化气船的重大项目,不能因为刺头?的存在耽误了项目的整体进程。
专家?们在,众人收敛了许多。
……
“这艘船的宽度比常规船要窄不少。”一位专家?问,“怎么不考虑把船造得?宽一些,这样?稳定性更高。”
对方姓叶,是船舶总公司下属一家?研究所的专家?,林叙对对方的具体身份并不清楚,只知道厂长程安民也待对方相当?客气。
林叙无奈道:“我们的船台宽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