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叙虽然没有再受到表彰,可他的名字已经被不少领导给?记下了。
猎雷艇正?式交付的那?天,之前和林叙见过一面的海军领导也?露了面。
林叙虽然不记得对方的脸,却记得对方那?双粗糙残破的手,那?天对方用力地?和他握着手,这次也?是一样。
那?一次,对方拜托他把这艘猎雷艇造好,林叙深刻体?会到了这个任务的沉重之处,而现?在,他终于可以交差了。
“感谢你,林叙同志。”
对方表情严肃,林叙也?回以一个严肃的表情:“这是我应该做的。”
林叙并没有感到满足。
考入海城交大以前,准确地?说,应该是上辈子他就很想造船,现?在他经手了三艘船,可林叙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他喜欢和同事们一起画图纸、抠遍每一个细节的过程,也?喜欢见证船由?图纸变为?实物,更喜欢船交付那?一瞬他内心的快乐。
这是一切都无法取代的快乐。
这艘扫雷艇交付之后,施家望找到林叙,把他带到了厂长程安民那?里。
程安民的办公室还有一位林叙不认识的海军军官,可看对方的军服,对方的军衔应该不会低。
程安民找林叙的理由?很简单——随着林叙负责的项目越来越多,他越来越深入到核心舰船的建造,那?么,他个人可能要?损失一些名声,转向更低调的方向。
“安全性这块你不用担心,我们都有准备。”那?位军官道,“主要?是为?了防备一些意外。”
和后世不同,这个年代的人们很警惕,尤其是南江厂这种负责一部分军船建造的国?营大厂。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日?子国?难道是什么大慈善家,好事自己家轮不到,什么都先?轮到华国?吗?
军官这一代人,包括施家望这一代人,他们都是亲眼见证过流血的。
眼下林叙或许还是南江厂的一个无名小卒——这是林叙自称的,在厂领导和合作过的海军军官们眼里,他绝对不属于无名小卒的范畴。
可在将来,他完全可以成长为?华国?有名的舰艇设计专家,到那?时候,他的存在必然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注意。
“只是叫你先?做好心理准备,你不用紧张。”程安民道,“你也?不是搞武器的,人家不至于丧心病狂到这种程度。”
但林叙恐怕很难再高调地?在大众面前曝光了。
6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下水的时候,厂里来了媒体?,记者?们也?热心报道了林叙这个年纪轻轻的项目主管。
这种曝光,林叙造出?导弹艇和扫雷艇的时候都不会有。
林叙对此毫无意见:“我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他毕竟活过两辈子,在他看来,程安民的担忧不无道理,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
事实上,南江厂对林叙的培养还是往民船方向,海军方面觉得林叙有造军船的天赋,可南江厂的领导们也?觉得林叙有造民船的天赋。
好在林叙还年轻,哪怕在南江厂内部,还有一些老古板觉得他是厂领导刻意培养的年轻人,把厂里的资源朝他倾斜。
程安民觉得,这些流言也?不是全无道理。
林叙人往那?儿一站,就那?张大学没毕业几年的脸,谁看得出?来6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是他主导的?
至于说他主导了新型扫雷艇,那?更是没人信。
作为?厂长,程安民很乐见林叙这样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尤其林叙是个多面手,方方面面他都懂一些,他既被领导信任,厂里不少工人也?对他很信服。
在程安民看来,南江厂不缺有领导水平的人,却很缺林叙这种真正?的实干派。
他心目中的实干派,并不仅仅是把厂里交代的任务完成好,而是要?有自己的创新,能为?南江厂带来实际的利益。
如果他只会常规性的、大众向的东西,他就很难带领南江厂继续往前。
……
林叙自然不清楚,厂长的思维已经发散得这么远。
但他能看得出?来,厂长现?在非常器重他。
施家望和顾大成两人给?林叙说明了原因:“咱们厂又接到海军的新订单了。”
很显然,新订单就来自于这次的愉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