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山峰处,对身后发生之事一无所知的两人,刚庆幸自己找到了一座废弃的寺庙能歇上个一时半刻。
跨进了破败的山门,走过高升桥,便能看见没有殿门遮档的弥勒佛像。夜中,一线惨淡的月光照在了佛香上,照出一尊眉弯眼笑,席地而坐的佛像,那笑容宽和,透过残破的山门注视着众生。
只是,在寒鸦掠过庙门口时,佛像上那金箔脱落的嘴角还是忍不住叫人觉得有些诡异。
此处原是法定寺的旧址,不过由于年久失修,摔死了几个香客后,再加上有城中贵客邀约,方丈干脆一咬牙将法定寺搬到了伏春城中。
山顶原本就幽静,这人一走,寺庙中愣是一点人气都没了。举目望去,除了有一人高的杂草和从墙缝中爬出的红丝草,这庭中原本的草木竟比庭院还要萧索。
踩过一把胡乱撒在地上的立香,秋望舒揪着腰间系上的红结,跟在秋臻背后,跨过了荒草丛生的院门,看见了眼前的早已沦为乌鸦栖所的破旧僧舍。
僧舍连木门都破烂流丢,被风吹得吱呀作响,只能堪堪挂在门框上,仿佛在诉说着为风雨所侵的怨气。
这僧舍显然不是能歇脚之地,一会儿要是下雨,一准漏个满屋,还不如去主殿里歇会儿。
不知道秋臻走到这院里要干嘛,秋望舒只能皱着眉跟着绕到僧舍背后。终于,在看见眼前的井时,秋望舒明白了秋臻要做什么。
她们今日上山时匆忙得来不及给水囊加水,方才在半山腰亭中歇脚时,水囊就已经见了底。寺庙虽已破败不堪,但既然曾有人在此居住,那无疑便是取水的好地方。
虽然荒无人烟,但井水却长久未枯,静静在此等待着汲水之人。
吹着了火折子,秋臻贴着井壁用单手使劲一甩绳子,和使出浑身蛮劲的秋望舒一起将水桶拽了起来。
多年无人问津的古井水,原本想着没有怪味就好,但尝了一口后,这味道却令秋臻诧异道:“还挺甜的。”
灌下了几口却并没有感受到秋臻说的甜,秋望舒不由地摇了摇水囊,朝着秋臻咕哝道:“水有什么甜不甜的。”
只要常年在路上,自然就清楚水当然也有甘也有涩,不过阿望嘛,自然是没有这种体验。低头笑了笑,秋臻摇头道:“没吃过苦的,当然就尝不出这种甜喽。”
这话阿望肯定不爱听,觉得都是些老掉牙的长辈训话。秋臻心有预感地朝秋望舒瞥了一眼,随后赶在她张嘴发作之前,赶忙又拍着胸脯自夸补救道:“说明你娘我养得好。”
不给秋望舒一丝斗嘴的余地,秋臻眼珠一转,先发制人地拿走了秋望舒手中的水囊,理直气壮道:“好了,拿水囊来,我再给你灌满。”
可突然,秋臻蹲下的身影却猛地一僵。
低头屏息盯住水桶,秋臻生怕是自己看错了,不然既无风也无人晃动水桶,那为什么在这早已平放许久的水桶中,却突然晃起了层层微波。
将火折子伸得离水桶更近,秋臻的眼神也越发戒备了起来。随着她头越来越低,水桶边颤巍巍抖动起的水珠也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滴答——”一声,那挂在木桶边缘的水珠终于再坚持不住,在寂静的夜中直直砸到了地上。而秋臻也在这一刻,灵敏地捕捉到了远处非常微弱,却十分急促的马蹄音。
马蹄声离她们已不足十里。而她们离下山,仍有足足要用一夜来赶的路!
况且,秋臻十分清楚,李慕舸这次绝不会给自己离开濮州,不,甚至说是,离开伏春山的机会。
将水囊捏得“滋滋”作响,秋臻猛然站起来,神色凛厉地盯住了脚下的地面。
躲了十年,既然这一次注定躲不过,那不如……
见秋臻对着一桶水发了半天愣,秋望舒只觉得心有古怪。秋臻平日里雷厉风行,绝不是做一半便走神的人。于是她眯起眼来,好奇地看向秋臻的方向,出声喊了一声:“娘?怎么了?”
听到她这一声唤,秋臻回过神来,赶忙拧紧了水囊,装作没事发生一般,回头答道:“没事。”
敏锐地察觉到了秋臻眼中一闪而过的厉色,秋望舒皱起了眉头,感觉有一股不详的预感直直涌上了心头。
不可能没事,娘方才到底在那井边察觉到了什么?
是路线有变,还是……追杀她们的人已经逼近到了连秋臻都没想到的地步。
而对面呢,秋臻一看秋望舒眼睛,就知道她没有信自己的话。叹了一口气,秋臻抬起手来安抚性地拍了拍秋望舒的肩,搭在肩上的食指朝前指向了偏殿迦蓝殿的台阶,随口道:“走,去偏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