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喂猪能卖钱,可是乡下人家没有多余的粮食,上?山又难,并没多少人家真的养,可是现在有地方敞开收,只要养就?有钱挣,还是有很多人感兴趣,就?打听得多些,也有人想着产量高能让人吃饱饭的事儿,一时间堂下就?热闹起来。
长青摆手,不让杨县丞打断他们,许杏说得对,这些事情?,官府强制远不如百姓自发来得有效,这才几?句话的功夫,这些人就?转变了?态度,不像一开始那么抵触怀疑了?。
这件事谈得差不多,大家都?登记领取了?红薯,长青才接着道:“下一件事,各位村子里的学堂如何?了??是否仍在空置?回去清理整饬好,冬日农闲时就?要用了?。”
“让娃娃读书是好,只是买不起书本,也没有先生啊!”不止一个里正这样说。
“此事本官自有考量,你等回去做好准备便是。”长青虽然态度亲和,但是并不容许下头的人讨价还价。
“不过说起来,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许杏当然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教育可是要真金白银的烧银子的。
长青道:“知府大人回复,自九月到腊月期间,你们这些商户的商税我可以自由?支配,让我便宜行事。”
“哦?那我得多交税支持你啊。”许杏觉得这位知府大人也挺会算账,不过没说出来,而?是发愁另外?的问题,“可是别说税金不算多,不见得能够购买大量书籍,就?算你弄到那么多书册,没有先生也是枉然啊。”
“我是从你身?上?得到的启示。”长青道,“你并不精通诗文?,但是见识远胜普通人,就?是因为你读过书,识得字。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先生在村子里教四书五经,而?是以识字为要,让尽量多的人识字,因此书册也不需高深。”
他用修长的手指敲打着桌面,继续道:“税金预计这几?个月能陆续收四五十两,启蒙的书册不外?乎《三》、《百》、《千》这些,一本书不超过五十文?,一百多个村子每村配上?一套还是可以的。剩下的银子用来教先生,应当够了?,毕竟全?县里略认得些字的人也能找出一些,送到县学里请先生指点一下启蒙书,再到村子里去教村民认字,想必能够胜任。”
“你竟是这样想的!”许杏大为惊喜,虽说长青从前资助修建了?老?家的族学,也说考不上?功名的孩子识了?字谋生总会好些,可终究还是希望有人能考取功名的,但是现在他的计划竟然是要在全?县范围内扫盲!
“这可是个大工程,短时间内怕是很难实行。”许杏惊叹过后,提出了?更实际的问题,“这样是要男女老?少都?去学吗?若是村民们不积极不愿意?学该如何??”
“我知道你的疑虑,我也没有把握,只能先命令下去,能做到多少、做得如何?,那就?看百姓们自己了?。”长青还是很务实的,“十二岁以下的幼童必须去学,大人就?只能凭自愿了?。先生们是县衙教出来的,领的也是官府给的银子,必须所有人都?教,不过只有年前这几?个月,到腊月就?结束,到时候看看成效再说。”
第97章安龙扫盲
为着扫盲的事情,长青拎出了坐了许久冷板凳的教谕秦远。
虽然对长青有些畏惧,可是秦教谕还是不理解,甚至完全不赞成。长青吩咐完了,他皱着眉头道:“大人?吩咐,下官不得不从?,只是此事是否有必要?让那些山沟里的贱民读书,岂非亵渎圣贤?”
长青抬头看了他一眼,问了一句看似毫不相关的话:“本官如今在全县推广种植红薯,你?可听说了?”
秦远反应了一下,才点头:“听说了此事,下官家中佃户也种了。此物可活民无数,乃是朝廷对百姓之大恩。”
“那你?可知,我为何如此熟知此物?”秦远颇有几分迂腐,还自?视甚高,瞧不起百姓,长青其实懒得跟他多?话,可是又怕他办砸了差事,只好耐着性子解释,而?且因为这人?认死理,还得用些策略来解释。
果然秦远被吸引了注意力,认真思考着道:“自?然是因为大人?尽忠职守,对朝廷的差事下了功夫研究。”
长青被他这也不知是真心话还是恭维话的回答给整笑了。
笑过之后,他才摇头道:“并不是。本官知道得清楚,是因为本官的妻子、母亲日日下田耕作,伺弄这红薯,对于这用途和加工方法,都?是听内人?所?讲。哦对了,想来你?不知道,本官能金榜题名,正是靠着内人?一斤一斤的加工红薯换来的钱财。其实,在考取功名以前,本官也是你?口中的‘贱民’。”
秦远再是愚钝,也明白了长青的意思,连忙抹了一把额头,弓腰颤声请罪:“大人?恕罪,下官绝对没有辱骂大人?的意思!”
“本官知道。”长青正了神色,“但是你?也知道你?是在辱骂于人?!本官有功名在身,是你?的上官,你?自?然是不敢,至少当面不敢,可是那些贫苦的百姓呢?你?可是敢得很!你?所?倚仗的,自?然是你?家业富足,有功名在身,还是八品官员,可是你?又焉知那些寒门里走不出贵子?秦大人?啊,秦教谕!你?既然身为一县教谕,在其位谋其政,应该想着如何教化百姓才是!”
秦远已经脸上带了汗。
“村寨学堂之事,本应当你?去筹划,报与本官,现在本官替你?筹谋分派下去了,只要?你?负责教导考核这一百二十个先?生,你?竟还要?推脱?”长青没再给他留面子,“怎么,《三》《百》《千》太简单,辱没了你?秦教谕、秦秀才?”
秦远的头都?快低到膝盖了,连忙请罪:“大人?息怒!是下官错了,下官知错!知错!下官定然安排妥当,保证这一百二十个先?生学问都?能合格!”
“时间?”长青冷冷的问。
“十月初一以前!还有一个月,保证能教好!”秦远暗自?庆幸,好在刚才听小县令说话的时候用心了,不然时间答得不合对方心意,只怕更没有好果子吃了。
“县学的先?生、县城书院的夫子随你?调派,各个村寨报上来的人?杨县丞会?领到你?那里,此事不可有半分差池!”长青这下子敲打得很严厉,看秦远是真的重视了,才摆手让他退下。
秦远走到院子里,被凉风一吹,只觉得格外?冷,这才惊觉自?己的内衫已经湿透了。他心中骇然,这位年轻的县令看着十分和气,实则极其强势,真的不好糊弄。
长青等他出门转了身,才站起来,朝门外?看去。这也是许杏教他的,说是看书写?字半个时辰之后,要?站起来看看窗外?,这样对眼睛好。
想到许杏,他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扫盲计划,若不是读了书,许杏能懂得这么多??只是不知道许杏的那些非同寻常的经历里头,她究竟读过些什么样的书呢?大约这会?成为永远没有人?知道的秘密了吧。
他笑笑,又看了会?儿外?面,才踱回书案前,继续翻阅文书,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几天之后,各个村寨挑选的“先?生”就到了县学。整个安龙县一共有大大小小一百二十个村寨,虽然整体贫穷,但是贫富状况也还是有差别的。这一百二十个人?中,有十几个是在县学里读书的童生,甚至还有两个秀才,另有二十多?个县城书院的学生,这些人?的文化水平足够,不需要?特别培训什么,直接就可以到各自?老家的村子里去上课了。另外?的一部分人?是几个大镇子上的学堂里来的,虽然没有通过童生试,但是启蒙已经完成了,教课也不成问题,而?剩下的三十多?个人?就需要?特别训练了。
“都?是偏远的山村来的,水平差些也是正常。”许杏发现长青居然还亲自?过问了扫盲老师的培训情况,便劝他不要?绷得太紧了,却听长青说这些人?非常吃力,进展不快。
长青摇头:“不是一般的差,有几个人?只读过《三字经》,还有会?背不会?认的,甚至有人?说是识字,其实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那这么短的时间,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许杏没想到会?差到这个程度,一时不知道怎么劝才好,只是感?叹,“他们?所?在的村寨大约也都?是穷极了的地方。”
“是穷,到现在也吃不饱饭,据说来的那些‘先?生’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比县城里的乞丐强不了多?少。”长青道,“我忙了一年,也不过才做到没有人?饿死,可是离让人?人?吃饱还远着。”
“已经在改变啦,你?看山下村,普通的村民也已经可以一个月吃一两顿肉了。”许杏道,“有一就有二,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