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尾灯 > 3040(第14页)

3040(第14页)

吃饭时小孩们坐平时家里人吃饭用的西餐桌,孩子们的妈妈自然就跟过去照顾孩子。

其实中餐桌很大,但是男人们爱闹酒,晚辈中没孩子的大学生和刚工作的年轻人不爱凑这份热闹,也都跑去西餐桌。

连闻斯峘都想跟去,要不是为了陪宁好,他都已经瞄好那边座位了。

有些人思路却正好相反,把坐中餐桌视为一种身份象征。

比如二姐,开席之前她也打好眼要坐哪个位了,和姐姐妹妹说话时身子压在椅背上,别人硬要坐那座位反而很勉强。

其实二姐有充分的理由坐中餐桌,她不仅是爸爸的女儿,也是爸爸的下属,职场女性。大佬们聊一聊生意上的事,她怎么能不跟着学点人情世故?

当然,这个桌一开始就有宁好的位置。

因为明州的事处理得好,闻家昌看她喜欢得紧,主动发话指定“宁好坐那里,斯峘跟她挨着”。

但这个桌本来没有汪潋的位置,她之前一直在统领后厨忙活,其他人自然落座了。

李承逸不太懂得体贴人,没想起来给她留座,他左右两边坐了他舅舅和宁好。

汪潋那些菜都是花了心思的。

原本家里做帝王蟹都是一整只处理好直接进蒸箱,厨师图省事,闻家昌也不算美食家,将就着吃,不过吃多了也容易厌倦。

今天按汪潋的指导,一只蟹拆了九种吃法,老头儿们觉得很新鲜,其实就是很巧妙地打了个经验差。

汪潋玩的那些,在米其林餐厅分子料理中很常见,但是像闻家昌这种身份的土著老板,搞商务宴请不会去米其林,一般也就是在他们认知里的高大上海鲜酒店,这种地方更讲究个排场,更大的蟹有更大排面,大部分时候也是一整只端上桌,最多把蟹肉挖出来做做造型。

闻家昌尝试新鲜的,有些过于前卫还不适应,刚怀疑有盘蟹肉菜做砸了,一股煤油味儿,朋友中有个识货的指着说:“这个加了黑松露吧,黑松露和蟹香融合起来蛮好的。”

于是闻家昌没自曝其短,笑眯眯地点头附和:“不错不错,那一桌有吗?让小孩多吃点”。

宁好在桌上表现少,没有与汪潋去争奇斗艳的意思,只安安静静听闻家昌和他的朋友聊天。

原来他在明州查出肿瘤,回江城才检验出是良性的。这就能解释了为什么他离开明州时情绪阴郁,格外重视健康,还起念催生。如今劫后余生,他又放开喝酒,把一时的忐忑抛诸脑后。

到上主食的环节,大家都吃蟹黄泡饭,唯独闻家昌夫妇的不一样。

汪潋俯在闻家昌身旁小声说:“爸爸,蟹黄胆固醇高,您和妈妈这份我换成蟹腿肉了,怕味道不够,用澳龙汤打了个底,您尝尝看。”

还挺细心,又关心他的健康,切中他的心意,闻家昌高兴道:“你别忙了,自己也快去吃,噢……”,他这才发现没人给汪潋留座,又吆喝佣人,“再拿把椅子来,让汪潋坐——”

李路云马上接话:“坐妈妈这边来。”

一个椅子加进去,两排人都要往左右挪,动静不小。李路云的座位在儿女们对面,汪潋被叫到那边去,仿佛成了小辈中最得宠的。

宁好见这架势,转过头意味深长地与闻斯峘交换眼神。

吃了几口饭,席上又掀起新一轮敬酒热潮。

二伯闻宏业再次发话:“小宁啊,我今天对你不太满意,你和笛赋不一样,她在后台做事,会不会喝酒没那么重要,你个搞项目的,喝酒这么面,让你喝点酒三请四请,也不知道主动敬酒,在外面怎么吃得开?”

这话有失公允,前几轮敬酒都是闻斯峘和宁好以家庭单位沿桌挨个儿敬,从没有漏掉过二伯。

这位二伯每次都要节外生枝,扯着宁好多喝点。

宁好端半杯的时候,他让“满上”,批评她和长辈喝酒不懂规矩。

宁好满一杯的时候,他让喝两杯,理由是“长辈喝一杯,你得有点自觉”。

三番五次被阴阳怪气讽刺,宁好意识到他是在故意针对。

今天闻天朗没来,应该是闻家昌气还没消,不愿看到他。

闻天朗吃里扒外的事说不定没向闻宏业坦白,从闻宏业的角度看,不过是闻家昌带了宁好去处理明州一时的危机,闻天朗在明州干了好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被寻了个错处打发回总部,胜利果实全被宁好占了。

虽然有误会,宁好不想在闻家昌的朋友面前暴露内部矛盾,闻家昌爱面子,那样一定会让他不高兴。

二伯故意刁难,她就装装糊涂顺着他的话做,也不过就是多喝两杯酒而已。

宁好笑盈盈起身绕到二伯身侧去敬他,他却得寸进尺:“被点名才知道来了,必须罚酒。”

二伯指着宁好桌上分酒器喊李承逸递过来。

李承逸以为他又要逼人添酒,毫无戒备地顺手递了。

哪想到他攥了酒瓶把分酒器添满,往桌上一跺:“罚三杯,直接拿壶干,别老磨磨唧唧的,好好锻炼锻炼!”

分酒器一瓶就是三两,一口气干三杯,就算闻家昌的酒量来了也得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