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官场潜规则 > 第73章(第1页)

第73章(第1页)

龚仲这样说,多少还是顾忌了大家的面子。毕竟他是想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图个嘴巴上的输赢,因此没有直接指责以前人事处对他的不公正。

史权处长听到龚仲这样说,心里当然明白龚仲说的确实在理。现在江南正气管理局几十交流干部,在接受单位享受了什么待遇,在派出单位享受了什么待遇,他这个人事处长当然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史权处长虽说不了解以前人事处长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好意思去询问以前的人事处长。但龚仲个人收入上的不公正,现在白纸黑字地摆在他面前,史权处长没有任何办法否定。

史权处长再次拿出龚仲编制的那张中心干部职工收入对比表,表面上是认真地看了起来,实质上他心里却在反复思考着,龚仲这个收入上明显的不公正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史权处长知道,龚仲的情况比较特殊,自从他被树大明“黑山案件”绞进去后,龚仲的命运就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现在只要是涉及树大明那案件的事与人,赵一局都要亲自过问,都会莫明其妙地发火骂人。

想到这里,史权处长心里一惊,他内心对自己说道:“难不成龚仲个人收入问题,是赵一局长亲自过问的?不然,以前的人事处长怎么会允许这种明显的不公正现象发生?”

想到这里,史权处长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为刚刚一瞬间产生的想为龚仲出面的想法而可怕。现在赵一局长只有二年多就要退休了,他现在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也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不要说他这个人事处长,是赵一局长圈子里的人,在赵一局长面前,有一种伴君如伴虎般的感觉。

就是江南局其他党组成员,也与史权处长一样,对赵一局长有同样的感觉。这一点史权处长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已经退休以前的党组成员丛小玲组长就曾对他私下说过:“现在的赵一局长越来越横蛮了,工作上独断专行,训起人不留任何情面,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专横跋扈到了极点。”

局党组成员交流干部朱水流副局长也曾对他发牢骚说道:“我以前单位开党组会,不是研究怎么为干部职工搞福利,就是研究单位怎么发展问题。而现在我们的局党组呢,不是为了学习就是为了总结汇报什么,务虚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总局交流下来的洪继宗副局长,也许是有什么把柄,则更加畏惧赵一局长。不管是在党组会议上,还是私下一起,根本不敢在赵一局长面前大声说话。

只有伍钢副局长,因为年龄最大,资历最老,才敢在赵一局长面前说几句真话。他也曾发过这样的牢骚:“我们都是局党组成员,为什么有的党组成员绩效工资高,有的却很低?”

史权处长知道,伍钢副局长发这样的牢骚,是因为主管业务处室的局领导绩效奖金多,而主管行政处室的局领导则非常少,有的甚至一分钱的绩效奖金也没有。赵一局长曾为此重新调整了局党组成员分工,但其中的差距还是没有很好解决。

至于排在第二位的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毛勇,与赵一局长的矛盾,不只是江南局干部职工明白,就是总局领导也有一本账,甚至连江南局正气园内三岁的小朋友都知道。只是现在的毛勇组长与赵一局长,在总局领导的调解下,他们的矛盾没有那样公开冲突了。但大家都明白,他们内心的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上下之梁(9)

对于江南正气管理局这些非正常的人际关系,以及这些“公开”的敏感性问题,作为人事处长的史权,作为赵一局长圈子里的重要人物,他当然比谁都清楚,比哪个都明白。

想到这里,史权处长虽说早就知道龚仲这些年所受的委屈,虽说早就内心非常同情龚仲的遭遇,虽说也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现在更是知道龚仲个人收入上确实存在不公正现象,但史权处长却还是不敢公开说什么,也不敢出面帮龚仲做工作。

只是现在面对龚仲的正式申诉,如果不说上几句让人心里多少得到点“安慰”的话,还如开始那样打下官腔,史权处长也担心因此让龚仲对他产生意见,有损自己的正面形象,毕竟他是江南局班子第二阶梯里的重要人物。

在上位之前,不让江南局任何干部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对自己产生任何不好的看法,这是史权处长这么多年来的座佑铭。因此,史权处长在工作生活中谨小慎微,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江南局干部职工都说他没有架子,整天以笑脸待人的根本原因。

俗话说,鸡有鸡道,狗有狗道。龚仲虽说在江南局算不上什么人物,但也是一位很有工作能力的人。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江南局能与他比肩的还真的很难找到。如果龚仲就此对自己产生意见,关键时刻说一些“坏话”,那就没有必要了。

更让史权处长担心的是,如果龚仲不顾一切走极端,就此事直接去找赵一局长,最后不管结果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赵一局长肯定会怪罪他。因他是人事处长,是主管江南局干部职工待遇的人事处长。

如果哪个干部职工因人事问题吵到赵一局长那里,史权处长知道,不管是什么情况,不管有什么原因,不管结果如何,最后赵一局长肯定会怪罪他。怪罪他这个人事处长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将矛盾“化解”掉,变相将矛盾“上交”了。

想到这里,史权处长抬起头,眼里露出了些许复杂的神色。他轻轻地咳嗽一下,以他认为最适当的语气说道:“龚主任,你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我非常理解。只是现在正是处理黑山事件的关键时刻,我觉得你此时此刻提出这个问题有些不合时宜。”

史权处长说到这里,见龚仲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接着说道:“龚主任,要不这样吧,待黑山事件那案件了结后,你再来找我,到时我想办法找局领导报告,看有没有可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龚主任,你看怎么样?”

对于自己的这个不公正待遇问题,自己的直接领导董昕主任是直接将问题踢给他人,马建设处长则是以朋友的身份劝自己算了,现在史权处长明显是采取拖字秘诀。

龚仲看着史权处长,有些无奈地说道:“史处,不管怎么说,局里有文件明确规定却不执行,江南局有几十号交流干部却有不一样的待遇,还有我们中心工作不久的小青年,他们的工资补贴都比我这个工作几十年的人高,这些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

说到这里,龚仲叹了一口气,有些感叹地说道:“不过,史处,我也知道,局里严格执行这二个文件规定,让我享受政策外津补贴,或无视这二个制度的存在,不让我享受政策外津补贴,都是一句话儿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