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是在这等着呢!
估计他早就听说了这个进修名额,特意回单位来报名的。
到时候一边在党校学习,一边恢复脚伤,两不耽误。
这算盘打得可太精了。
“还有其他人去找牛厂长吗?蒋厂长去了吗?”叶满枝问。
“没有。”周如意透露,“蒋厂长前年去市委党校轮训过。”
叶满枝迅速在心里盘算起来。
全厂能称得上“理论骨干”的人,肯定是党委书记或副书记。
牛恩久是书记,蒋文明和朱可海是副书记,他们仨是最有资格被推荐的。
但蒋文明前两年已经去理论班提高过了,那就没必要占用这个名额。
而研究班要脱产学习,牛恩久要是走了,朱可海很可能闹幺蛾子,所以看老牛在会上的意思,似乎不打算要这个进修名额。
看来看去,这个名额好像就只能给朱可海了。
他之前在厂里搞了两三个月的思想政治学习课,理论水平肯定是过得去的。
叶满枝觉得自己跟朱可海相比,被推荐的可能性比较低。
她只是党委委员、副厂长,平时关注更多的是生产,而党务工作跟她没啥关系。
不过,朱可海来厂里半年,三个多月抓思想政治学习,两个多月养脚伤。
除了在宣传工作上有些成果,后勤、汽水厂、糯米纸车间的工作,他还没管出什么成绩。
凭啥让这种人占用厂里唯一的进修名额啊?
难得有个去省委党校进修的机会,她其实也挺想争取一下的,反正谁也没说只有党委书记和副书记才能去。
叶满枝打定了主意,去老牛厂长那里给自己报了名。
……
最终报名申请参加党校进修班的有三人,朱可海、陈谦和叶满枝。
推荐谁由厂党委决定,约等于由牛恩久决定。
叶满枝觉得老牛未必想让朱可海去省委党校进修,可是从身份和理论水平上来看,朱可海确实是三人中最合适的。
要是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老牛也不能明目张胆阻止副书记进步。
这是老牛厂长需要操心的,叶满枝报了名就将事情放下了。
这几天罐头车间的四位副主任中,有三人给她提交了宴席菜车间的发展报告。
只有一人没动静。
“如意,罐头三车间的董副主任交报告了吗?”
“没有。”
“……”
八个正副主任中,只有陈桂兰和董晓华是女同志,叶满枝其实还挺想看看董晓华的报告。
但人家不主动要求进步,她也不能上赶着硬逼人家。
叶满枝心想对方没意愿当主任就算了。
可是,中午在食堂见到董晓华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搭了腔。
“董主任,关于宴席菜车间的发展,你没啥想法呀?”
“叶厂长,那个报告我还没写完呢,”董晓华不好意思道,“前几天孩子病了,我光顾着忙孩子,一直没来得及动笔。”
叶满枝理解地颔首:“孩子的事要紧,你要是实在没时间写,先给我说说大致思路也行。”
两人在角落里找到一张空桌,董晓华说:“我其实还没想好,就说说大概的吧。”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