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璇许久不见容姗,她去岁已出阁,宁远伯府为她选的是三品昭武将军叶彬之子。
叶家门第逊于宁远伯府,同在京城两家走动频繁,这桩婚事颇为适合容姗。
容璇瞧她成婚后还有几分在闺中时的天真无忧,可见姻缘和睦,亦为她欢喜。
容姗也懂事些许,她出嫁时家中为她置办了丰厚妆奁,宸妃姐姐还特意从宫中赐了一副嫁妆给她,这些都是她在夫家的底气。
大家族一荣俱荣,宁远伯夫人实打实庆幸家中能出宸妃娘娘这样一个女儿。
临告退之际,容璇又给宁远伯府赐了礼。除过容姗,已出嫁的姐妹们也都有一份,一视同仁。
宁远伯夫人谢了宸妃娘娘恩典,至于其他事项,宁远伯府会为娘娘尽心竭力。
……
近日来天气舒爽,册封大典那日应当也是个好天气。
容璇闲暇时分多在明琬宫中读书听戏,时而去御书房中瞧瞧朝中奏案。
虽说身处后宫,但朝廷要事容璇皆知晓。
婉钰也偶尔入宫请安,陪容璇说说话,或是请教学问。
平阳侯府已在与宣国公府商议婚期,听婉钰的意思,她与谢世子秋日里便可完婚。
容璇点点头,她自然知晓谢景和的人品,他是个值得托付之人。纵然他和婉钰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但在后宅想必谢景和也会护着婉钰,尽些责任。
言婉钰笑道:“我与谢世子虽私交不深,但宸妃姐姐既视他为友,想必他值得信任。”
其实她也无需谢世子如何回护,二人已约定过,谢世子不会干涉她应科举,如此便足够了。
容璇笑了笑,算算年数,她与谢景和相识似乎也有八九年光景,几乎同认识祁涵一样久。
殿中并未留侍女侍奉,言婉钰道:“我与谢世子定这桩婚事前,倒问过他是否有心上人,省得我占了别家女郎的位置。”
不过当时谢世子的态度很让人捉摸不透,说不上有,却也不像没有的样子。
但他最后还是应下了这桩姻缘。
谢世子若心有所属,言婉钰并不介意。他们二人间两不相欠,将来也可随时和离,这一点是极为明确的。
谈及秋闱,言婉钰道:“陛下与宸妃姐姐大婚,明年朝廷会再开恩科。”
容璇挑眉:“听你的意思,终于准备去试上一试?”
言婉钰同她相视一笑:“尽力而为。”
……
匆匆几日而过,立后大典将近,宫中上下万事齐备。
五月二十五,礼部测算的上吉日。
晨曦初现,朝霞似锦。
怀月、向菱与向萍各司其职,侍奉皇后娘娘换上深青十二行五彩翟衣,所系玉革带、玉佩、玉圭分毫不乱。
妆台中央摆一顶九龙九凤冠,哪怕天不明时未点烛火,都可见其璀璨华光。九龙九凤冠正面顶部饰一龙,中层七龙,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龙一凤。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其间点缀翠云、翠叶与宝石珠花。冠后侧下部左右各嵌金龙首一个,龙口俱衔三扇博鬓。整顶凤冠共镶有红宝一百一十八块,珍珠四千余颗。金龙翠凤翱于宝石花丛之中,光彩夺目,华贵无匹。
容璇信手拨了拨凤口衔下的珠滴,红宝流光溢彩。
无怪乎古往今来,多少女子向往着中宫后位。这样一顶价值连城的凤冠,换了谁都愿意去争一争的。
点翠金凤振翅欲飞,直上青云。
帝王大婚与立后典礼在同一日举行,白日里的册封大典极尽盛大繁琐。新后受册、百官上表称贺、谒庙、谢恩,每项仪程皆循吉时,分毫不乱。内廷与礼官调度合宜,整个立后盛典倒没有容璇想象中的疲累。膳食与点心随时为她预备着,饮食没有误过一时半刻。
立后大典上,呈于宗亲百官的典礼部分格外隆重,需要皇后娘娘亲力亲为的则只取精华。
忙忙碌碌一日,落日西沉,沐浴在绚烂晚霞中的宫城更见金碧辉煌。
夜间便是成婚之礼,相较于册封大典,帝王更专注在此。紫宸殿中早已重新布置过,入目皆是明艳漂亮的红色,洋溢着新婚燕尔的无尽喜庆。
容璇在殿内用过晚膳,帝王尚未归来。
帝后成婚,祁涵那处还有几重礼仪,一时三刻怕是不会结束。
容璇换下翟衣,自在地倚于屏风后的软榻上,又吩咐怀月给自己端一盏酸梅汤来。殿中候着十二位礼仪嬷嬷,按说新后应恭谨候着陛下。不过帝王早有谕旨,她们自然不敢拿规矩拘着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