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京城青年报》的头版右下角,刊登了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
标题格外引人注目。
《一首诗,一个声音,一座城的温暖》。
文章用细腻的笔触,还原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午夜。
重点描述了那个叫唐樱的女主播,如何用一首诗,一个温柔的声音,挽救了一个徘徊在死亡边缘的生命。
文章的最后,附上了那首诗的全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起初,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但文字和诗歌的力量,是会发酵的。
越来越多的人在报纸上读到了这首诗。
机关单位的办公室里,工厂的车间里,大学的课堂上。。。。。。
人们在茶余饭后,开始讨论这首诗,讨论那个叫“糖糖”的神秘作者。
“这诗写得真好啊,读完了心里头暖洋洋的。”
“是啊,我昨晚也听广播了,那个叫唐樱的主持人,声音也好听得很!”
“海子是谁?哪个大作家的新笔名吗?这水平,可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这股热潮,开始蔓延到当时最前沿的阵地——BBS论坛。
水木清华,未名湖畔。
这两个京城最顶尖学府的BBS,是当时文化青年们的聚集地。
一篇名为【惊现神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们都读了吗?】的帖子,被瞬间顶上了热门。
【1L:读了!报纸上看的,已经手抄下来贴在床头了!】
【2L:作者海子是何方神圣?遍查当代诗坛,没有这号人物啊!】
【3L:楼上+1,这种级别的作品,不可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我猜是某位大家游戏的笔名。】
【4L:管他是谁,诗是好诗!“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妈的,看得老子一个理科男都想流泪!】
【5L:我听了那期广播的录音,那个叫唐樱的女主播才是真的绝!她的声音念这首诗,简直是绝配!强烈建议大家去听听!】
讨论帖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热度节节攀升。
糖糖和她的诗,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了九八年夏末京城最火热的文化现象。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唐樱,却对外界的风起云涌一无所知。
她正在台长办公室里,接受嘉奖。
“唐樱同志,鉴于你在此次播出事件中的卓越表现,以及为我台带来的巨大正面社会影响,台里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给予你八百元现金奖励!”
王建国亲自将一个信封交到她手上,脸上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