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韩复目光扫过了在场众人,最终在叶崇训的身上停下:“叶崇训。”
“有!”叶崇训立马站了起来,身姿挺拔笔直。
“本官明日在西直街路口施粥招兵,这个差事,由你来负责!”
“啊?”
叶崇训根本没有想到,韩大人会如此安排,他愣了一愣,张口说道:“大人,这个,招募新勇的事情,兹事体大,属下不敢擅专,还是请大人亲力亲为,属下等在一旁辅助。”
“自然不是让你一手操办,你先进行一个初选,最终招募与否,还是由我本官来决定。”
招募新勇是军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权利,韩复当然不可能轻易的让渡出去,只是随着队伍的越来越大,将来不断的吸收补充新勇将会是常态,他也不可能一直亲自来抓这个工作。
现在的打算是,暂时慢慢的培养下属这方面的能力,自己做最后的拍板就可以了。
反正标准都是固定的,大家来了以后都是流水化作业,征兵官能够自由裁量的空间并不大。
韩复接着说道:“崇训你之前在家乡编练过乡兵,有过这方面的经验,而且我营中征募新勇的标准,崇训也是知道的。就按照戚少保的法子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叶崇训在踏进东耳房门槛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赋予如此重大的使命,一时间热血上涌,胸中豪气激荡。
他努力地将腰板挺得更直了一点,目视前方,大声说道:“是,崇训谨遵大人之命!”
“嗯。”韩复点了点头,示意叶崇训坐下。
在目前三个旗总级别的指挥官里面,只有叶崇训是最贴近韩复所设想的军人形象的。
他也是有意识的在往对方身上压担子,培养叶崇训相关的能力。
紧跟着,韩复向冯山说道:“冯山,随着队伍扩张,军法队也要进行相应的扩充,暂时要达到12人小队的规模。除此之外,我军中还要设置负责情报和可以执行特殊行动的小队,人员没有定额,暂时就叫军情小队。把二队的韩文给调过去,先从伍长干起吧。这小子在昨晚的行动里表现不错,是干这种事情的料。”
说实话,刚才看到韩大人都让叶崇训管着招募新勇的差事了,冯山虽然脸冷,但眼是真的有点热啊。
伴随着第一、第二旗的兵员补充,叶崇训和宋继祖两个人手下,可就管着近四十人了。
而他冯山呢,虽然也还是旗总级别,但作为只带着那么几个人的军法官,在叶崇训和宋继祖面前,就多少有点不太够看了。
这个时候,听到韩大人不仅要扩张军法队,还要将新设立的军情队,也划归给自己统辖,先前心中那点小小的不平衡,瞬间飞得无影无踪。
他也连忙站起来,大声说道:“是,谨遵大人之命!”
“嗯。”
韩复同样点了点头,又看向了坐在东边第一张椅子上的宋继祖。
宋继祖是当时桃叶渡“竞走大赛”冠军,是自己招募的第一个士卒,同时还是第一队队长、第一旗旗总,按理来说,在军中的地位应当是非常不一般的。
只不过,这位仁兄是典型的庄稼汉,同时也是典型的纪效新书里面所说的“乡野老实之人”,训练确实挺刻苦,带队的成绩也还算不错。
但显然还是没有同样在桃叶渡“竞走大赛”里获得荣誉的冯山和叶崇训,更加适应指挥官的身份,甚至连马大利、贺丰年这几个后起之秀,都让韩复觉得,比宋继祖更像是指挥官。
不过带兵打仗的话,好像也不需要那么多花花肠子,做一个纯粹的军人,也不是不行。
“宋继祖,等到明天新勇开始招募以后,本官要将第一旗所缺的一个小队补齐。另外从明天开始,操练强度要加大,并且还要初步的增加火器的操练,武器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你作为一线的军官,不仅要带好队,管好操练,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协助本官不断的完善操练规范。”
韩复望着站在自己面前,有些束手束脚的宋继祖,语气中带着几分勉励的继续说道:“操练如何,直接干系着全军之战力,亦干系着我等的身家性命,此乃全军所有差事的重中之重,宋旗总,你可要给我当好这个差啊!”
宋继祖虽然已经是旗总了,但他往那一站,给人的感觉始终是,怎么看怎么像是庄稼汉。
听到韩大人的话,宋继祖本能的就想要挠一挠头发,手伸到一半才想起来,连忙又收了回去,行了个立正礼,用不算太大的声音说道:“是,谨,谨遵大人之命!”
“嗯。”
安排好这几个旗总级别的手下的差事以后,韩复又笑眯眯的看向了坐在西侧的戴家昌和刘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