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紧急会议。议程第一条:审议“全球认知自由保护公约”草案。
现场一片寂静。
美国代表率先起身:“我们必须承认,过去二十年,某些国家以‘社会稳定’为名,实施系统性思维控制。如今证据确凿,不能再回避。”
俄罗斯代表点头:“我们国内已有超过十万名儿童因长期接受‘标准化教育’导致情感表达障碍。我们需要重建信任。”
中国代表环视全场,缓缓开口:“我国已正式废除‘心智塑形计划’相关法律依据,并成立特别调查组,彻查所有涉案人员。”
台下掌声雷动。
而在会场外,一块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一段视频:苏晚站在雪山脚下,身后是数十名曾经被囚禁的孩子。她面对镜头,声音坚定:“我们不是要推翻秩序,而是要重新定义它??秩序不该建立在沉默之上,而应诞生于千万个‘为什么’的交汇处。”
视频末尾,知远出现在画面中,举起手中的信号发射器:“这是我妈妈修好的,它能发送问题。我现在要问:这个世界,准备好听我们的声音了吗?”
全球直播观看人数突破八亿。
与此同时,在瑞士日内瓦的一间密室里,三位身穿黑袍的男人围坐在圆桌旁。
“‘影子机构’的主体已被瓦解,但分支仍在运作。”一人低语。
“苏晚和顾砚之必须消失。”另一人冷冷道。
第三人沉默良久,才开口:“可你们忘了??他们早已不是两个人。他们是火种,是回声,是无数孩子心中长出的疑问之树。杀得完吗?”
无人回答。
风从窗缝钻入,吹散了桌上的文件,一页页飘落,上面全是被抹去姓名的实验记录。
***
苏晚并不知道这些。她正坐在帐篷里,教知远编写一段新的代码。
“妈妈,这段程序真的能让更多人醒来吗?”
“不一定能‘醒来’,但至少,能让他们开始做梦。”
孩子认真地点点头,继续敲击键盘。突然,他抬头:“妈妈,如果有一天你也被人追杀,我会保护你。”
苏晚心头一颤,将他搂入怀中。
“你已经是我的守护者了。”
夜深了,她走出帐篷,仰望星空。手机震动,是顾砚之的消息:
【我到了拉萨,明天进山找你。别担心,这次没人跟着。】
她回复:【知远说,他要把你接回来,一起建一座‘问题之城’。】
片刻后,他回:【好。城门口的第一块砖,刻上他的名字。】
她笑了,眼角有泪滑落。
十年前,她被迫跳下悬崖,以为一切终结。
十年后,她站在高原之上,听见风里传来孩子们齐声诵读的声音??那是他们自创的《疑问诗》:
“为什么星星会眨眼?
为什么大人总说‘别问’?
如果我们都不问,世界会不会变成一座没有门窗的房子?”
这首诗已被翻译成五十六种语言,在全球校园传唱。
而在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孤岛上,一座废弃的军事基地正悄然重启。雷达扫描显示,每日都有不明信号从海底涌出,频率与“苏格拉底种子”高度吻合。
当地渔民说,夜里常听见海面传来童声哼唱。
有人说那是亡灵。
但更多人相信??那是未来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