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乔南对于未来的轨迹还是没有得到答案,她还是有些茫然,书籍充盈她的内心,旅游给她的精神补色,但是没有更多的事物去填充她对未来的迷茫。
我想干什么这个问题,在很小的时候被搁置,又拾起,又被搁置,又被拾起,反反复复,现在,有什么在压着她,压着她往前走,压着她将这个问题捡起来,不允许她放下。
要她重视,要她找到,要她朝着迷茫前进。
“我们没给你压力,也没给你起引导作用。”乔妈一手支着脑袋,另一只手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列出分科的类别,“因为你还小。”
“我们总是这样以为。”
乔妈说的话让乔南抬起头,她看向灯光下的母亲,说的话也有些别扭:“可是我长大了。”
“是吗?”乔妈放下笔,视线从草稿纸上移向了乔南,语气里有认真,“可是你才十多岁啊,没成年呢。”
“小小一个的孩子,首先知道的是她的兴趣爱好。”
“可是你的爱好大多不长久。”乔妈说到这里有些苦恼,大抵也是有点头疼这一点,“每样学个差不离,就有说对别的东西感兴趣。”
“那我有时候也会好好练的嘛。”乔南看向客厅里摆放的钢琴,现在她还是会弹几首的,房间里还有相机,滑板,还挺贵的,“但是我就是三分钟热度啊。”
那没得改。
“你成绩水平也挺平均的,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科目。”乔妈感觉头更疼了,公司策划案都比思考自己女儿的选科容易,这么一看,那些个策划案都和蔼可亲了不少。
乔妈迟来的感到后悔,乔南的生活很幸福,但是她的幸福似乎也没有贯彻到未来。
只能作为一个孩子幸福,但是不能作为一个大人幸福。
“还有一个月,有时候也不能太急了,你可以好好想想,你对什么最有感觉。”乔妈深谙拖延之道,更何况,以她现在的状态,也给不了她什么建议,自己的意见很重要,她打算等自己对各学科足够了解了之后,再去和乔南商讨。
那样才是真正的尊重她。
“我和你爸爸也应该好好想想,什么学科最适合你。”乔妈觉得这样很不错,“你想好后,再和我们说,说服我们,当然,如果实在是想不到的话。”
“还可以参考一下我们的方案。”
那是下下策,是最不适合乔南,也最适合乔南的方案。
“你可以好好思考,当然,也不用觉得压力大。”终于把碗洗完的乔父参与进了话题。“你在我们眼里还小,在我们还有能力抚养你之前,你永远有选择权。”
乔南桌子对面的是父母,他们或坐着或站着,乔南心里觉得,她总有和父母背道而驰的这一天,但不会是现在。
“我会好好考虑的。”乔南乖巧应声。
至少不是现在。
也绝不是现在。
供乔南思考的时间有一整个月,学校并不提倡补课,对乔南来说,很短,也很长。
作业被她零零碎碎地做完了,但时间还剩十多天,她和旅行了很久的盛景也聊了很多。
选课的事对她来说还是有些烦扰的,犹豫不决,难下决定。
“要不你好好想想以前的事请,说不定能找到点目标呢。”盛景的建议给的也不是没有理由,人的童年或者人生中某件事情确实可以影响其一生,但这种烦恼没有通过网络和文字影响到盛景本人,“你没事也可以出来玩,毕竟还有十多天假期。”
“……”回应盛景的是一连串的省略号。
“大爷,快过年了,你真以为我和你一样轻松?”乔南咬牙切齿,选科的烦恼暂时被抛在了脑后,因为有离她更近的烦恼,“家里的卫生我不用搞吗?”
“那还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盛景幸灾乐祸,甚至是语音发过来的,不知道旅行到哪里了,甚至还带了点乔南听不出来是哪个地方的口音,“那到时候我一定去你家拜年,好好享受你擦的沙发喽。”
“别来了,你来我请你吃巴掌。”乔南回击,并恶狠狠警告。
“呵,就冲着阿姨叔叔的红包,你家我来定了!”盛景斗志昂扬地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