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编年思考后提出:“如果我们能证明人类已经成熟了呢?”
一个大胆的计划形成。不是对抗火星意识,而是向它展示现代人类的真实面貌——包括我们的成就和失败,我们的智慧和愚蠢,我们的战争与和平。
通过全球网络,他们收集了人类文明的完整记录,从最早的洞穴壁画到最近的星际探索。然后,蔺才离用他增强后的能力,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直接的精神体验,传递给火星意识。
过程持续了整整二十四小时。当连接结束时,蔺才离精疲力尽地倒下,被司编年及时扶住。
“它。。。理解了。”蔺才离虚弱地说,“它看到了我们虽然不完美,但在努力变得更好。”
火星的变化立竿见影。那些有机质结构开始消退,殖民者们逐渐恢复意识。以利亚跪在地上,泪流满面——他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自己做了什么。
“我以为是救世主。。。”他哽咽道,“结果差点成为暴君。”
火星意识通过蔺才离传递了最后的信息:它将再次沉睡,但留下了一份礼物——火星环境的完全地球化。在几天内,火星的大气变得可呼吸,温度适宜,甚至出现了简单的植物生命。
人类意外获得了第二颗宜居行星。
回到地球后,星人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处理火星?谁有权移民?如何避免重复地球上的错误?
在一次全球会议上,蔺才离提出了“文明试验场”计划:将火星作为各种社会制度的试验场,从完全自由市场到资源共享制度,每个社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发展,但必须定期交流成果。
“让实践而不是理论指导我们的未来。”他总结道。
计划获得通过。司编年被任命为火星殖民地的首任总督,负责监督实施。
离别前夕,两人在星环站的观景台相拥。
“这次要分开多久?”司编年轻声问。
蔺才离抚摸他的脸颊:“直到火星建立稳定的通讯网络。不会超过半年。”
司编年苦笑:“记得我们刚搭档时,分开一天都觉得太长。”
“现在我们要管理两个星球。”蔺才离微笑,“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在星辰的见证下,他们许下新的誓言——无论相隔多少光年,心永远在一起。
司编年前往火星的那天,蔺才离站在观景台,看着飞船消失在星海中。礼余芊悄悄走近。
“担心他?”她轻声问。
蔺才离摇头:“信任他。就像他始终信任我。”
火星上,司编年踏上红色的土地,现在已点缀着绿色。他抬头望向天空中的蓝色星点,知道蔺才离也在看着他。
在浩瀚宇宙中,两个灵魂彼此相连,共同书写着人类最伟大的传奇——不是在战场上征服,而是在理解中成长。
而对蔺才离和司编年来说,这仅仅是他们共同旅程的又一个章节。前路还有更多星辰,更多奇迹,更多需要解决的谜题。
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司编年抵达火星的第三个月,火星殖民地“新曙光”已初具规模。来自地球的不同文化群体在广袤的火星平原上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定居点,从高度科技化的城市到回归自然的农业社群,呈现出人类文明的多彩画卷。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
“又一起技术故障。”副手李静向司编年报告,眉头紧锁,“水循环系统莫名其妙停机,差点导致第三区断水。”
司编年调出系统日志:“又是没有明确原因的故障?”
李静点头:“这是本月第七起了。工程师找不出任何技术问题,就像。。。系统自己决定罢工。”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星环站,蔺才离也遇到了类似问题。星人署的通讯系统频繁出现短暂中断,每次只持续几秒钟,但足以造成数据丢失。
“不是普通故障。”小王检测后确认,“系统日志显示,中断期间有未知数据包传输。”
更令人不安的是,礼余芊开始接收到奇怪的梦境碎片——不是来自人类或已知外星文明,而是冰冷、机械的意识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