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本王的科技树长歪了 > 强矢困局(第2页)

强矢困局(第2页)

赵楷心中一动。重箭?虽然牺牲了射程,但思路简单粗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或许是一条可行的捷径?至少保证了威力的下限。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重箭对弓弩损耗大,射程近,战术灵活性差,并非长久之计。而且,少府监能调用更好的材料,将作监却不行。

必须另辟蹊径。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间秘密实验室。精度暂时无法解决材料问题,但或许……可以在结构设计上想办法?

他想起前世一些关于箭镞空气动力学和破甲力学的模糊知识。比如:更细长的穿甲箭头、减少阻力的箭镞外形、更佳的重量配比……

虽然无法改变材料本质,但优化结构,或许能在同等材料下,提升一些穿透效率?

说干就干!他立刻铺开草纸,开始设计新型箭镞。

他摒弃了传统的宽扁铲形箭镞,尝试设计更尖细的锥形、三棱锥形甚至四棱锥形箭镞,减少穿透时的阻力。他还调整了箭镞的重量分布和重心位置,力求与箭杆搭配更佳。

设计图画了一大堆,看起来颇有道理。

然而,当他把图纸交给铁匠试制时,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赵先生,这……这太细太长了!打制困难,极易打裂!”

“淬火更是难办!尖细处容易过热,淬下去就崩口!”

“打磨也费事!废品率太高了!”

结构优化带来了加工难度的急剧上升!对锻造、热处理、打磨的精度要求更高了!而这恰恰是现有工艺的薄弱环节!

赵楷再次陷入了死循环——好设计需要好工艺,好工艺需要好材料,而好材料……他没有!

就在他焦头烂额、几乎要绝望的时候,鲁小鱼的一句话,无意中点醒了他。

那日,赵楷正对着一批淬火后再次碎裂的细长三棱箭镞发呆,鲁小鱼在一旁小声道:“先生……这尖头这么容易坏……要是……要是能像枪头那样,加个‘箍’会不会好点?”

“箍?”赵楷一愣。

“对啊,”鲁小鱼比划着,“俺看长枪的枪头,根部都有个铁箍套在杆上,又结实又不容易裂。这箭镞能不能也在细脖子那里……加厚一点点?或者换个打法?”

赵楷脑中如同闪过一道闪电!

加强筋!局部增厚!改变锻造方式!

对啊!他过于追求理想的流体力学外形,却忽略了加工可行性和结构强度!为什么一定要用一块料锻打出整个细长箭镞?为什么不能分体制造?或者改变锻造纹理以增加强度?

他立刻重新设计,不再追求极致的细长,而是在保证穿甲外形的同时,在箭镞与箭杆的连接部(铤部)设计加粗的加强结构,甚至尝试复合结构——用较软的铁料做铤部保证韧性,用高碳钢做锋刃部保证硬度,然后锻接在一起!

这个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新局面!

铁匠们尝试后,发现这种“加强型”穿甲箭镞,确实更容易锻造成型,淬火时开裂率也下降了!

虽然材料本身的限制依然存在,最终产品的绝对性能提升有限,但可靠性和良品率得到了显著改善!至少能够稳定地生产出一种性能优于制式箭镞的新产品!

赵楷趁热打铁,为这种新箭镞制定了详细的锻造、热处理和检验规程,利用那套秘密研发的精密量具,严格控制关键部位的尺寸和硬度。

第一批试制的“加强型破甲锥”箭镞终于下线。经过测试,其穿透复合盾的能力比制式箭镞提升了约两成!虽然仍不尽如人意,但已是现有条件下能做到的最好结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