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安置点的雾气尚未散去,便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林薇刚结束清晨的巡查,正站在隔离棚外记录患者的病情,抬头便见萧景琰带领一队身着统一青色短打的壮丁走来。每人肩上都扛着物资袋,腰间还别着镰刀或锄头,显然是前来支援防疫的人手。
“这些是附近村落的村民,还有侯府的护卫,共计五十人。”萧景琰快步走到林薇身边,声音虽带着一丝清晨的沙哑,却依旧沉稳有力,“村民们擅长农活,熟悉搭建和耕种,正好协助加固隔离栅栏、挖掘新的排泄物深坑;护卫们则负责维持秩序、协助消毒,确保防疫措施顺利落实。”
林薇望着眼前整齐列队的支援队伍,眼中闪烁着惊喜。昨日她还在为人力不足而忧心,担心难以完成大规模的消毒和设施加固工作,没想到萧景琰一夜之间便召集了如此多的支援力量。“多谢你,萧公子!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的防疫工作定能更加顺利地推进。”
“这是我分内之事。”萧景琰微笑着点头,随即转向身后的队伍,大声吩咐道,“李队长,你率领二十名护卫,跟随阿福学习消毒流程,负责隔离棚内外的每日三次消毒工作,务必确保无死角;王村长,你带领三十名村民,首先加固健康区和观察区的栅栏,随后挖掘三个新的深坑,用于处理医疗垃圾和排泄物,坑深不得少于三尺,以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遵命!”李队长和王村长齐声应答,立刻带领各自人马分头行动。护卫们紧随阿福去领取烈酒和石灰,村民们则扛起锄头走向安置点边缘的空地。整个支援队伍分工明确,行动迅速,很快便融入了安置点的防疫工作之中。
林薇望着忙碌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她走到萧景琰身旁,指着远处的临时灶台说道:“之前仅有两个灶台熬药,患者和流民的饭食供应极为紧张。如今有了村民的协助,正好可以多搭建几个灶台,既能提升汤药的熬制效率,也能确保大家按时吃上热饭。”
“我已经安排人备妥了充足的铁锅和木材,都放在那边的物资车上。”萧景琰转身指向不远处停着的几辆马车,“此外,我还特地邀请了长安城内的三位厨师,他们擅长制作清淡且易消化的粥品和野菜。他们很快就会到达,专门负责流民和患者的饮食,确保大家饮食健康,提升抵抗力。”
说话间,三辆马车缓缓驶近,车帘轻掀,三位身着白色围裙的厨师带着厨具依次下车,同时还带来了大量新鲜的小米、大米及晒干的野菜。“萧公子,林大夫,我们带来了足够的食材,保证大家每餐都能吃到热粥和蔬菜。我们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少油少盐的病号餐。”为首的张厨师恭敬地汇报。
林薇急忙上前致谢:“各位师傅辛苦了!患者大多脾胃虚弱,病号餐务必熬得软烂一些。若是有需要忌口的食材,我会及时与你们沟通。”
“林大夫请放心,我们都已记下,一定会严格按照您的要求执行。”张厨师点头允诺,随即带领另外两位厨师迅速去搭建新的灶台。
萧景琰望着林薇与众人有条不紊地沟通,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情。他走到物资车旁,指挥随从将车上的药材、麻布、棉花等物资一一搬下,并分类整齐地堆放在物资棚内。他还特意预留出一部分药材,吩咐随从送往隔离棚外的临时药房,以便林薇和苏景随时取用。
“对了,”萧景琰从一个木盒中取出包裹整齐的医疗器具,递给林薇,“我还特意从太医院借来了十套银针和五副听诊器。太医院的李院判表示,这些器具已经过严格消毒,适用于传染病区,能够有效提升你们的诊疗效率。”
林薇接过木盒,轻轻打开,只见银针排列得井然有序,听诊器的橡胶管虽略显陈旧,却依然完好无损。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年代,听诊器堪称稀有的医疗器具,萧景琰能从太医院借来,想必花费了不少心思。“多谢你考虑得如此周全,有了这些器具,我们就能更精准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了。”
两人正交谈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孩童的哭闹声。林薇立刻循声奔去,只见观察区的一个孩童正抱着肚子蹲在地上,脸色苍白,额头布满冷汗。她迅速蹲下身,为孩童诊脉——脉象急促,腹部拒按,显然是急性腹痛。
“阿福,快拿退热贴和止痛的草药来!”林薇一边轻声安抚孩童的情绪,一边对赶来的阿福急切地喊道。萧景琰也快步赶来,蹲在一旁,帮忙按住孩童的肩膀,以防他乱动:“别怕,林大夫会治好你的,很快就不疼了。”
阿福迅速取来草药和退热贴,林薇将草药嚼碎,敷在孩童的肚脐上,又用退热贴贴在他的额头,以缓解因疼痛引发的低热。片刻之后,孩童的哭声逐渐平息,腹痛也明显减轻。“现在感觉怎么样?还疼吗?”林薇轻声询问。
孩童摇了摇头,虚弱地靠在母亲怀里:“不疼了,谢谢林大夫。”
林薇松了一口气,叮嘱孩童的母亲:“他可能是吃了不洁的食物,一会儿让厨师给他煮些小米粥,别让他吃生冷的东西。如果再出现腹痛或发热,立刻来找我。”
处理完孩童的突发状况后,林薇和萧景琰一同巡查隔离棚。此时,支援的村民已经加固了健康区的栅栏,正拿着锄头挖掘新的深坑;护卫们则提着装满烈酒的木桶,仔细喷洒隔离棚的每一个角落,连帐篷的缝隙都不放过;厨师们搭建的新灶台已经燃起火焰,袅袅炊烟在安置点上空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米香。
“患者的情况如何?有没有新增的重症病例?”萧景琰望着隔离棚内安静休养的患者,轻声询问。
“目前来看,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在逐渐好转,高热已基本消退,腹泻和咳血的症状也有所减轻。只有两位老年患者仍需密切观察。”林薇翻开手中的病情记录,指着上面的字迹说道,“苏大夫正在为他们调整药方,增加了补气养血的药材,希望能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两人随后走到临时药房,苏景正坐在桌前研磨药材,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清香。看到萧景琰,苏景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说道:“萧公子带来的支援真是及时!有了这些帮手,我们就能腾出更多时间专注于诊治患者,不必再分心处理消毒和搭建的琐事了。”
“能帮到你们就好。”萧景琰点头问道,“药材还够用吗?若是不够,我再让人从长安城内的药铺调运。”
“暂时够用了,你送来的药材非常齐全,既有清热解毒的,也有补气养血的,足够支撑到患者康复。”苏景笑着回答。
正午时分,饭香弥漫在整个安置点。厨师们推着餐车,逐一为隔离棚、观察区、健康区的流民和患者分发饭食——患者的病号餐是软烂的小米粥配清炒野菜,而流民们则是大米粥配咸菜和蒸红薯,每个人都能领到热气腾腾的饭菜。
林薇和萧景琰手持饭盒,坐在物资棚旁的石头上用餐。小米粥熬得软糯香甜,野菜清爽可口。林薇喝了一口粥,目光落在不远处围坐在一起用餐的流民和支援人员身上,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让大家吃上热饭,若非你的支援,我们肯定难以做到。”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萧景琰夹了一筷子野菜递给林薇,“你看,村民们正在帮忙挖掘深坑,护卫们负责消毒,厨师们忙着做饭,每个人都为防疫尽心尽力,我们一定能尽快控制住疫情。”
午后,萧景琰再次组织支援人员,在安置点入口处搭建了一个临时检查站。他安排护卫轮流值守,对所有进出安置点的人员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并设置了消毒区。所有人进出前都必须用烈酒洗手,以确保不会将病原体带出安置点,同时也防止外部的病菌传入。
“目前安置点的防疫措施已相当完善,分区隔离、全面消毒、人员管控、物资保障均落实到位。接下来,我们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静待他们康复。”萧景琰站在检查站旁,目视着进出的人流,对身旁的林薇说道。
“确实如此,”林薇点头回应,“我已经制定了患者康复标准: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还需在观察区留观三天,确认无复发迹象,方可返回健康区,以确保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傍晚时分,林薇召集众人召开每日防疫总结会。李队长汇报道:“今日共完成三次全面消毒,隔离棚内外、物资棚、检查站等重点区域均已彻底消毒,未发现任何消毒死角。”王村长接着汇报:“三个新深坑已顺利挖掘完成,医疗垃圾和排泄物已全部转移至新坑,旧坑也已用石灰填埋。”张厨师则报告:“今日三餐供应正常,病号餐和普通餐均按标准制作,未出现食材短缺或变质的情况。”
林薇听完汇报,满意地点点头:“大家做得很好!明天要继续保持,重点关注老年患者和儿童的病情。厨师们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调整病号餐的营养,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帮助他们更快康复。”
会议结束后,支援人手陆续散去休息,萧景琰却没有离开,而是跟随林薇一起巡查夜间的隔离棚。夜色中的安置点格外静谧,只有护卫手中的火把在黑暗中闪烁,映照着隔离棚上“确诊区”“观察区”的标识。
“你不必如此辛苦,夜间巡查有我和苏大夫就足够了,你回去休息吧。”林薇看着萧景琰眼中的疲惫,心疼地说道。
“我再陪你巡查一圈,放心不下。”萧景琰笑着摇头,从怀中取出一个暖手炉递给林薇,“夜里寒凉,拿着暖暖手,别冻着了。”
林薇接过暖手炉,入手温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两人并肩走在隔离棚间的小径上,火把的光芒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偶尔能听到患者均匀的呼吸声和护卫巡逻的脚步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井然有序。
“等疫情结束后,咱们一起去曲江池赏春吧,之前答应你的,还没来得及兑现。”萧景琰忽然开口,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柔。
林薇心中一动,抬头望向萧景琰,火把的光芒映照在他的脸庞,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微笑着点头:“好啊,等所有患者都康复,安置点恢复正常,咱们就去曲江池,欣赏春天的美景。”
夜色渐浓,巡查结束后,萧景琰才登上马车离去。林薇站在安置点门口,目送马车缓缓消失在夜幕中,心中满是坚定。有萧景琰的全力支持,有众人的齐心协力,她坚信,这场传染病很快就能被彻底控制,安置点的流民们也能重新迎来安稳的生活。她转身回到隔离棚,拿起笔,在病情记录上写下“今日无新增病例,患者病情持续好转”,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