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后世有名的人,李用和心里还是有点好奇的。
瑶娘仔细思索了一番,许久才有些不确定的道:“当是见过几面的,璋儿和高氏成婚那天,她该是跟着家里人来吃过酒席的,我记着,是个极规矩沉稳的孩子,话不多,很是稳重,就是,就是……”
说到后面,瑶娘有些迟疑。
李用和越发疑惑了:“就是如何?娘子与我不必隐瞒。”
瑶娘叹了口气:“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这世上的事儿,自来都是两难全,那位曹姑娘其他方面都是极好的,只是这相貌却是平庸了一些,若是寻常人家,娶妻自然当娶贤,这自然算不得什么缺点,可是要是入宫,我只怕……”
瑶娘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李用和自然也能想明白。
瑶娘并非刻薄之人,说话也自来留三分余地,若是她嘴里的长相平庸,只怕其真实容貌,要更加不好一些,曹家作为权贵之家,家中女子,即便长得不美,那对于她的前程也无丝毫妨碍,毕竟高门贵族娶老婆嫁女儿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容貌倒是次之又次的事情。
可是这要是放入了宫廷之中,那便是极大的短处了。
而且根据李用和的观察,他的这位大外甥本人,也是一个纯粹的外貌党,所谓的端庄贤淑并不能丝毫打动他的心,他就喜欢漂亮的。
想着历史上曹皇后的处境,李用和不得不深深叹息,真是所托非人啊。
而一旁的瑶娘不知李用和的心思,继续道:“而且我之前听闻这位曹姑娘已经定下了亲事,怎么如今竟又入了这个名单呢?”
李用和听到这话,更加惊讶了。
按理来说,给皇帝选妃这件事,各方面应该还是很重视的,尤其是这次选的人,很有可能成为皇后,那更不可能容许出现差错。
但是如今却挑了一个已经订婚的女子,这肯定不是什么误会,必然是有人在背后保举,难道说,这个曹氏早就已经被人内定了?
是曹家和几位相公们搭上关系了,还是几位相公认为曹家的姑娘更合适呢?
李用和一时间心中情绪十分复杂,但是不管他怎么想,这件事只怕是他无法插手的了。
想了半天,李用和还是决定当不知道,反正自己只是受太后所托,并不与前朝有什么联系,索性就自己查自己的,查到什么就老老实实给太后回禀,至于最后选谁,反正轮不到自己发话。
这么想着,李用和心中倒也平静了几分——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4-02-1106:44:27~2024-05-3105:12: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洛威尔37瓶;肥仔河鱼、山有木兮5瓶;徐生有悔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8章悲喜
李用和打定了主意,做起事来也就利落多了,他一边自己多方打探,一边又让瑶娘也在夫人圈里打探。
这一番动静,虽然已经尽量做到了低调,但是还是难免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关注。
这一日,李用和刚出宫门,就被人当街拦住了,而拦住他的不是旁人,正是高家的三公子高遵甫。
只见他一副风流打扮,一见他就上来行礼:“世叔,小侄有礼了。”
李用和往日里与亲家开国公高继勋还算相熟,但是与这位三公子只是见过几面,并不知他的秉性,如今见他这般热情,心中自然也有了考量,因此他面上只做客气,笑道:“世侄不必客气,几日不见,世侄的风姿更佳了啊。”
高遵甫见他言语亲切,立刻打蛇随棍上:“世叔,你我两家本是姻亲,小侄平日里便想与您多亲近亲近,今日既然道左相逢,还请世叔给小侄一个机会,与您请教一二。”
说完就做出相邀的姿态。
李用和当然知道他这番请教的用意,因此只是推拒:“今日风紧,世侄你穿的这般单薄,该早些归家,添置一二衣物才是,若想亲近,日后有的是功夫。”
但是高遵甫却并不想错失这次机会,拉着李用和的胳膊道:“侄儿年轻体壮,这点风霜还奈何不得侄儿,况且今日樊楼正好推出了锅子,我听闻世叔最爱吃锅子,不如今日正好过去尝尝,也暖暖身子。”
看他这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李用和便知道这次应酬是避免不了得了,只能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那便去尝尝吧。”
即便今日躲过了,只怕还有明日,索性应了便是,正好看看曹家人的态度。
高遵甫见此,面上也不由流露出喜色,赶忙鞍前马后的服侍李用和上了马车,然后一路往樊楼去了。
高遵甫为了今日也算是尽心,早早就订好了樊楼最好的包厢,两人一入包间,又忙不迭的给李用和介绍樊楼的美味,虽说是晚辈吧,但是这姿态也放的够低了。
李用和心里都忍不住嘀咕,这位三公子倒是真能放得下脸面,说不得日后还真能成事呢。
等到点完菜,包间里的闲杂人等都退了出去,高遵甫这才步入正题:“世叔,小侄这点伎俩,想必是蒙蔽不了您的法眼的,因此小侄也不敢再胡言乱语,这次请您过来,正是想打听一下官家选秀之事。”
李用和听了这话摇了摇头:“官家之事,我一小小步帅何敢多言,你啊,是找错人了。”
高遵甫一听这话,立刻露出谄媚的笑:“瞧您这话说的,您可是官家的亲舅舅,旁人不敢说也就罢了,您可是自己人呢,其实小侄也并非想要打探大内禁事,只是您也知道,我那丈人家里有位小妹,品性德行都是格外出挑,便是在官家贵女中也是一等一的,家里人难免也是寄予厚望啊。”
李用和见他说的真诚,便也真心实意的说了几句指点之言:“曹家女儿的教养自然出挑,我与官家自不会隐瞒,只是此等事体,最后还是要官家自己做主,你我作为臣子,不可强求,否则反倒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