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锁

鹅绒锁>[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 110120(第10页)

110120(第10页)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过去,李用和也曾听说过帝后不和的消息,但是到底也没有闹得太大,倒是李太妃曾和他说过几句,皇后性格的确与皇帝不大相配,说话很是直来直往,而且对于皇帝宠幸的宫人,更是疾言厉色,仿佛十分善妒的样子。

李用和听了这话也只是皱皱眉,并不多言,虽然是大外甥,但是人家夫妻的事儿,他这个外人如何掺和,因此他还时常劝慰姐姐,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些事是管不得的。

李太妃这人自来也是个宽和的,倒也把李用和的话听进去了,因此只是长吁短叹几声,便也抛之脑后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这位皇后的不满,却也不仅限制于后宫诸人头上了,前朝之人也开始觉得焦虑。

这个倒不是因为皇后本人如何,主要是皇帝成婚这么多年,至今竟然还没有子嗣。

在这种事情上,当然是身为皇后的郭氏首当其冲需要承担责任了,更何况她还有善妒的传闻。

最后因为物议沸腾,刘太后也有些压制不住,到底也只能又给皇帝后宫选了几个人进去。

而这次选进宫的人,却使得后宫中的矛盾,越发尖锐。

首先就是皇帝,他本人十分喜欢新选入宫的尚氏和杨氏,甚至于对这两个人已经到了专宠的地步,皇帝的这个行为,引发了皇后的极度不满。

她几次三番与皇帝产生争执,夫妻两人最后甚至还差点闹到太后跟前去。

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之紧张。

最后还是太后察觉到了这一点,将夫妻二人都叫到跟前训斥了一顿,这才将事情压制了下去。

可是只要明眼人都知道,事情的确是压制下去了,但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却并没有消失,这件事,总有引爆的一天。

而这个引爆的时机,或许就在太后离世之后。

之所以会想到太后离世,其实也并非是李用和胡思乱想,主要是最近几年,太后的身体状况的确是一日不如一日。

这些都是李用和从他的内线那里得到的消息之后,然后推断出来的。

比如说之前太后还能一日批阅五六个时辰的奏折,而现在,就只能批阅三四个时辰了,而且还不能久坐,不能熬夜,否则第二日庆寿殿里就得熬药。

李用和意识到了太后身体状况的虚弱,因此对于汴京城和皇宫的关注便越发紧密,只等着朝政有变的那一日。

**

就这样,一直到了明道元年,皇帝已经二十二岁,加冠礼都已经过了两年,可是太后依旧没有还政的打算。

与此相反,她对于朝政的把控比起之前却是更加严密了,只要是有人上书请求还政,不是被搁置不议,便是对其贬官处置。

一时之间倒也不敢再有人轻举妄动了,可是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即便是太后现在拦着不让,她也不可能拦一辈子,迟早都有还政的一天。

明道元年年底,太后突然决定,明年她要穿着帝王之服,前往太庙行祭祀大典。

这一个提议,一下子就引爆了朝堂,无数反对的意见纷至沓来。

说白了,大宋这些朝臣可以允许你临朝称制,把控朝政,但是你要是想要改元称帝,那绝对不可能。

其实在这之前太后也曾搞过几次小动作试探,比如说让自己这边的人上书,请求她行武后事,比如说出行的时候,将她的仪仗放在皇帝之前。

可是最后这些却都不了了之,一句话,反对的势力太大了,而且还不止是非刘后党反对,哪怕是刘后的自己人也有反对的。

因此直到如今,刘太后也只能是个临朝称制的太后。

而现在,刘太后终于再一次主动提出了逾矩之事。

大臣们都以为太后这是图穷匕见,不装了准备摊牌了,因此反对的格外激烈,甚至于礼部尚书当着众人的面,怼的太后哑口无言,丝毫不给面子。

但是李用和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却觉得或许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他一直很留意刘太后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对她的行事作风了解了不少。

因此他认为,刘太后想要以帝王衮服前去祭奠太庙,只怕不是她不想装了想要称帝,而是她没有时间了,所以想要在临死之前,最后实现一下自己的愿望。

这个猜想并非空穴来风,最近根据他的内线传来的消息,太后自打十月份开始,就每日都要喝药,如今甚至不能亲自批阅奏章,许多奏章都是身边的女官念给她听的,只有大事才会亲自过目。

除了这个,李用和还观察到,原本十分张扬得意的刘美,最近也开始变得低调起来,这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

所以李用和确信,刘太后的身体,只怕是不成了。

可是即便有这样的估测,李用和也暂时没什么动作,毕竟最紧要的关头,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而最后事情的发展也果然如同李用和预测的那样,就在十一月底,宫中突然传来消息,他的姐姐,李太妃,突然病了。

李用和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便是咯噔一声,他意识到,风暴终于要来了——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3-09-3009:48:30~2023-10-0115:54: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